將科技設備引進住宅成為時下推案的風潮,最常見的就是e化的數位應用,科技便利性從最簡單的門禁管制,如今演化到遠距的監控、醫療照護還有全生活的機能,對房價來說,科技概念屬於加值性,對行情尚無全面性的影響。

 

數位家電的採用可稱為科技住宅最陽春的DNA,慢慢發展到數位整合的家電系統,從智慧型門禁、室內燈光情境控制、家電影音再結合網際網路、行動電話裝置等,進化到可遠端遙控或監控的生活型態。

 

 

政府推動光纖建築標章

 

 

目前市場上較為新興的當推「光纖到府」(FTTB)的建置,相較於傳統的寬頻網路,光纖的應用更廣,可提供視訊電視、網際網路、遠距學習、醫療、購物、保全功能,只不過這些便利科技生活的實現,還有賴各種服務平台的整合,因此,政府單位也在推動光纖建築標章,作為民眾辨識科技住宅的基礎。

 

 

放眼大台北區,最標榜強調數位科技的就屬台北縣三峽、林口的造鎮案,主打的特色可歸納為「遠端控制」、「光纖到家」、「指靜脈門禁」等機能,較與眾不同的為「數位健康管理」,透過建置「遠距健康照護示範計畫」系統,讓住戶可將日常量測的生理數值,透過網路傳輸至醫療院所的資料管理系統,達到健康監測的功能。

 

 

科技配備,加值容易加價難

 

 

事實上,房地產界所端出的科技「牛肉」尚無驚人的突破,最主要還是與建築成本及內容服務未臻完善的客觀條件使然,因此,科技配備在房價上多具備有加值的功能,鮮少有加價的關鍵影響力。

 

 

若從民眾選購的角度來看,並非所有的人都將數位科技列為購屋的必要條件,科技住宅的票房也多有區域上和客層上的設定,例如,位在內湖科學園區等高科技從業人員較多的市場,e化機能就等同為選購的基本條件,但是對於其他族群來說,可能只要有網際網路的建置,就足夠需要。

 

 

專家表示,不少建案為形塑特色,可能會把數位、科技納入推案的口號,但,實際的建置是如何,必須要民眾在選購時問清楚,而這些數位服務也可能成為日後常態繳付的服務費用有關,在出手前,仍要衡量實際的需求、精打細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