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住在台北市的五樓老公寓,屋齡大概有40年了,住戶們都有改建的想法,不過房地產業者也提醒,不是每個改建的公寓都有賺頭,建蔽率還有容積率,是其中奧秘!
|
台北市精華地區巷弄內,有許多老公寓;改建是讓身價翻漲的關鍵。 記者胡聖堤/攝影 |
永慶代銷經理王財旺說,過去老公寓的建坪是以「建蔽率」規範。假設王老先生家的建蔽率為60%,就是代表100坪的土地,一層可以蓋60坪;如果是五層樓的話,就可以蓋60坪X5=300坪。也就是說,一坪的土地,全部樓層加起來,等於可以蓋3坪房子。
但是民國80年代後,一坪土地可以蓋多少坪數的房子改以用「容積率」計算,可就差多了!以王老先生的家位在台北市第三種住宅區為例,容積率規定為225%。也就是說以1坪土地,只能可蓋2.25坪的房子。
對王老先生來說,原本1坪土地可換3坪房子,改建後他的1坪土地就只能換到2.25坪的建坪了,土地價值頓時打了七折左右。
住在忠孝東路SOGO精華區附近的泰瑞莎,同樣也是住在五樓老公寓,土地持分為10坪,但泰瑞莎可就比王老先生幸運多了。為什麼呢?不動產估價師解釋,泰瑞莎居住地在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規定為560%。
如果按照過去規定,原本泰瑞莎只能用1坪土地抵3坪建坪,改建後可就是用1坪土地抵5.6坪建坪了。這麼好康的,估價師說,即使泰瑞莎不說,建商也會主動找上門來。
如果善用都市更新,政府還另有獎勵容積的辦法。信義代銷協理呂信詮說,目前台北市政府規定民眾只要符合三項條件就可以辦都市更新,包括屋齡年限高於30年、基地面積超過300坪,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所有權人同意。
呂信詮補充,如果基地面積夠大,政府還會提供獎勵容積值,假設原來土地規定的容積率為225%,獎勵後容積率可變成300%。居民可居住的樓地板面積不一定會縮水,而且管線換新、還多了花園、停車位。景觀改變了,生活品質也大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