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十七日刊出一則專題報導,指出閒言閒語總是流傳特別快。「他做了什麼?」「她手上可握有照片?」聽到蜚短流長卻掩耳不聽者少之又少。
加州卅五歲的中學歷史教師瑪蒂.米拉格利亞說:「我到教室上課,在走廊上聽到最多的就是閒言閒語。」尤其是對一些性醜聞或同事間明爭暗鬥的閒話。
米拉格利亞說:「坦白說,即使為人師表,聽到其他老師被暗扁,我還是有幾分快感。我在教室表現如何,自己無從分辨,閒言閒語讓我心生警愓。另一方面,因為知道一些情報,我也覺得自己有點像消息靈通人士。」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視閒言閒語為在人家背後指指點點的行為,沒有正面功能。如今卻有一些研究人員登高疾呼,認為閒言閒語功能很大,在任何以群體互動為主的研究中絕對不可或缺。
專家發現,閒言閒語所以讓人無法抗拒,有許多原因。閒言閒語不但有助於澄清和強化規範,讓人加強合作,一些研究甚至顯示,閒言閒語會傳播有關他人行為的重要資訊,這些資訊往往以不宜發表於「辦公室須知」者居多。心理學家表示,閒言閒語還可以提供團體的新人一塊立足之地,更可提供自認地位已岌岌不保的團體成員一張安全網。
賓罕頓紐約州大生物與人類學教授威爾遜說:「閒言閒語顯然是非常複雜的多功能互動,在監督一個團體中的行為和界定團體成員方面非常重要。」
當兩個人以上聚在一起,共享有關不在場的某甲的新聞時,他們往往在散播一些重要消息,甚至建立一個生命共同體。
一些以太平洋島民、美國中學生、紐芬蘭和墨西哥的鄉村居民為對象的長期研究結果證實,閒言閒語的內容和頻率可謂「天下烏鴉一般黑」,人們的日常談話內容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都是閒言閒語,而且男人和女人一樣喜歡閒嗑牙。
調查結果發現,朋友或熟人之間的爾虞我詐當然是閒言閒語最好的素材,大部分人聽到最好的閒話之後,至少會向兩個人以上傳播。
社會科學家發現,幾乎每個社會團體都有傳播小道消息的管道,小道消息的功能之一就是避免一些人太偏離團體明文規定或不成文的規則。
有些心理學家表示,太不常說八卦就和太常蜚短流長一樣危險。
知道老闆瞞著太太出軌,知道某個姻親有酗酒問題,或知道自己的對手從某個秘密信託基金會拿到好處都非常重要,知道這類閒言閒語,往往會讓一個人的行為改善。
耶魯大學心理學家莎拉.沃特說:「我們都知道有些人根本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如果他們也參與蜚短流長,就會學到許多他們該學而在其他地方學不到的東西。沒有或多或少參與閒言閒語,既不健康,也不正常。」
沃特說,閒言閒語的結果往往是讓社會和職業上的一些焦慮獲得健康的紓解。
中學歷史老師米拉格利亞說,聽到比她資深的教師拚老命想管教一些難管的學生,她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當老師,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聽到有人說某老師的班級無法無天,對我建立自信心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