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想要欣賞南極特殊景觀與生態,先要過德雷克海峽這一關。老一代水手有句話說:「緯度40度以南沒有法律;緯度50度以南沒有上帝。」從阿根廷烏斯懷亞到南極大陸必經的德雷克海峽,無疑就是這句話的出處。
位於南緯56到60度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受極地旋風影響,經常是狂風怒號、巨浪掀天,十尺高的巨浪宛如家常便飯。由於這座海峽是從南極通往外界最短的一個渡口,所以這是想領略南極之美的旅客必須先接受的考驗。
德雷克海峽是依16世紀英國冒險家德雷克命名,雖然他從未打從這裡經過。當年他走的是比較風平浪靜的麥哲倫海峽。
通過海峽需要大約兩天時間,過程可能平靜、愉快,但絕大多數時候是令人沮喪、噁心反胃、苦不堪言。有的旅客在啟程次日,一大早被大起大落的浪給顛醒時,還心存僥倖以為一陣子就過去,之後就可以返回夢鄉。但是這個想法可能太樂觀。
船艙的小浴室的牆上有扶把,萬一中途遇上風浪侵襲,洗澡時還有個地方可扶。不過船隨著海浪翻騰時,只會令人荒得只想找地方站好。若正在自助餐廳用餐,桌上的防滑布或許可防止餐盤掉滿地的狼狽,但胃裡的食物可能吐了一地,或者翻胃難以進食,無福消受船上的佳餚。
洶湧的波濤可能潛伏著危險。帶團前往南極的魏勒記得,一艘遊輪曾因為一名婦女摔倒導致髖部骨折而掉頭回航。旅客甚至會被警告不能把手放在門口,以免一個大浪打來,門突然砰的一聲關上。
魏勒說,德雷克海峽是一道天然屏障,保護南極不致因為太多遊客擁入而受到破壞。魏勒說:「這座海峽嚇跑不少人,這或許是件好事。」
不過,海面也未必總是波濤凶猛,也有風平浪靜的時候。這時平常海浪澎湃的「暴風走廊」就會成為絲毫看不出凶險跡象的「德雷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