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新世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有創造力!」

台灣音樂祭始祖「春吶」(Spring Scream)創辦人Jimi,因為工作之故,堪稱是台灣最接近青年文化的外國人之一。在台待了二十年,他見證上一代年輕人如何和自己一樣步入中年,也一路觀察七年級、八年級的成長。當社會指稱新世代是草莓族,他有不一樣的看法。以下是第一人稱訪問:

我在台灣接觸的,向來以年輕人為主,發現世代變化很大。二十年前,在大部分守規矩的年輕人中,會有一小群人一心反叛世界及不當的制度;但現在的年輕人,已不那麼需要反叛,因為他們很自由,擁有很多機會。

網路普及 改變新世代

以前台灣年輕人至少要當兵一年半,我覺得當兵歲月好像中止他們在校時的創造力,把他們捏塑成一個個模型,從此進社會當業務員、上班族。當年年輕人大多跟爸媽、祖父母同住,也可能限制他們的視野。

可是現在當兵不用那麼久,很多年輕人也住在外面,這都改變了他們看世界的方式。最重要的,二十年來,台灣從沒有網路變成幾乎處處有網路,加上出國的人變多、帶回新觀念,簡直革命性改變了新世代。

我剛來時,聽獨立音樂的人不多,都以Pop為主,玩團、寫歌的人也很少,這多少和訊息封閉有關。但現在網路太方便了,許多年輕人大約十四、五歲起就接觸流行樂外的音樂,也玩樂器、寫歌、組團,知道的比我還豐富。

DIY世代 找自己的路

我認為,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其實和上一代一樣辛苦工作,只是領域不同:例如設計、電影、動畫、網路、遊戲……。他們較感興趣的,是創意、創作,是可以玩的東西,他們「玩」得很辛苦。

也有許多人,白天依然在一般大公司工作,但會在晚上玩團,或從事設計網站、做手工藝、畫畫等創意類事務;他們不是為了工作,不是想當另一個U2、邦喬飛,而是純粹為了樂趣、興趣。這些年輕人可以說是「DIY世代」,想做什麼就自己找,再也不只是追隨前人腳步。

台灣最大寶藏 就是人

雖然年輕人特色改變,但台灣人的本質一直不變,仍然像我初來時那麼友善、心胸開放、富有同情心、樂意幫助人,這是我愛台灣的最大理由。我剛來台時,要喝咖啡,只有三合一包和麥當勞;要吃麵包也很少,店裡只有賣饅頭。但我始終不覺得不適應,因為這裡的人太棒了。台灣最大的寶藏就是人!

台灣的食物也很好吃,我通常吃素,這裡不管是台灣素食或外國素食都很好吃;尤其我現在住宜蘭,就吃當地有機農作物,可避免「食物里程」帶來的環境汙染。

要說我最不喜歡台灣哪裡,就是汙染。雖然現在水、空氣汙染,都比我剛來台時好很多,但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