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4年6月,位於捷運新店線七張站的捷運共構案「悠遊市」進場開賣,這個基地面積約2400坪、總量體近千戶的大型共構案每坪開價高達27萬元。

在當年的新店,這樣的價格算是數一數二的高,頗令人咋舌,但消費者不僅不介意,還相當捧場,只花了半年時間業者便順利結案,讓建商賺進大筆鈔票。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台北市南港區,位於捷運板南線永春站、多達800戶的高密度社區的「EAT」共構住宅在2004年5月進場銷售,當年每坪高達45萬元的天價,曾讓外界質疑「怎麼可能這麼高」。不過,在大環境明顯有利,加上「蔡依玲也有買」的耳語效應推波助瀾下,本案依舊風光結案,笑傲同業。

捷運共構推案如雨後春筍

捷運共構案在最近3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一開始至今,叫得出名號的共構案包括「戀戀台大」(公館站)、「EAT」(永春站)、「悠遊市」(七張站)、「捷運名人」(頂溪站)、「卡地雅」(頂溪站)、「卡地兒」(台電大樓站)、「費加洛花園」(麟光站)、「碧潭有約」(新店站)等。

上述建案依照戶數規模,銷售期少則2個月、多則半年,大多能順利結案,顯示消費者對此類產品相當喜愛。近期銷售的捷運共構案還包括「美麗永安」(永安市場站)與「美麗景安」(景安站)等,後續進場的共構案已經排到2007年。

到站即到家,民眾愛,建商搶

專家表示,捷運通車所帶來的便捷效應,讓捷運沿線房價跟著起漲,而且易漲難跌,是捷運住宅成功的主因,這樣的信心延續到了共構案。一般的捷運住宅只是緊鄰捷運站,共構案則更進一步,將捷運站搬到自家樓下,實現了「到站即到家」的理想,因此讓不少台北通勤族趨之若鶩,建商在利之所驅的情況下,紛紛搶進共構用地,並順應市場需求,推出以套房為主的小坪數產品。

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提到的共構案,實際上涵蓋了「共構」與「分構」兩種類型。所謂「共構」指的是與捷運站體聯合開發並共用出入口,而「分構」則為捷運站與社區採分開興建,社區出入口另外設置。前者的特色是基地面積較小、公設也少,通常沒有停車場,所以大多規劃為挑高套房;後者的特色是有單獨出入口,規劃與設計均類似一般的住宅大樓。

是否適合自己?先捫心自問

無論「共構」或「分構」,捷運共構案的房價往往能比周邊平均房價高出2成左右,而且此類建案廣受歡迎,銷售期往往相當短,對建商來說投資報酬率高、資金週轉率快,這也是建商之所以奮不顧身也要搶到共構案開發權的原因。

對於「逐捷運而居」的購屋者,共構案的迷人之處在於「到站即到家」,但在購買此類產品之前,專家建議應考量下列幾點。

首先,共構案大多為小坪數套房產品,這代表社區人口眾多、出入份子複雜、隱密性低且不易妥善管理,民眾在購買之前要有心理準備。其次,共構案房價通常比周邊住宅高出個2成左右,是否真有必要捨周邊住宅而就共構案?在購買之前應捫心自問。

小秘書:捷運小碧潭站周邊社區摘要

資料來源:信義房屋(案名與站名部分已略做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