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08.11 02:30 am |
新北市金山區八煙恢復的水梯田,深耕五年,不但繳出漂亮成績單,更是蛙類、蜻蜓最佳的棲地。 圖/生態工法基金會提供 ![]() |
「英田上山棚田團」五名農友再訪八煙,雙方約定,每年定期互訪、交流五公斤新米,遇到災害要互助。
「水中央」是八煙最美的景色,像幅山水畫。 圖/生態工法基金會提供 ![]() |
生態工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說,日本梯田比台灣成熟五到十年,小型機具普遍,台灣卻因水梯田斷層廿、卅年,農技、農機都須向日本取經。
八煙曾有台灣少見的大面積梯田,卻因人口老化、外流而廢耕,二○○八年生態工法基金會與林務局陸續進駐,採無農藥方式復耕四點五分地的水稻、水生香料,距離上回收割已廿五年。如今聚落中的十戶人家,平均年齡七十歲,守著傳承兩百年的家園農地。
日本美作市農友昨天來台協助割稻。 記者侯俐安/攝影 ![]() |
水梯田重回八煙,但老農純樸笑顏下卻都藏著一件「心事」。年近八旬的老農何春福、許銀樹、許月女談起林務局、基金會資助的「五年計畫」將到期,面色凝重。廖仁慧說,經費補助終究是基石,不可能永遠陪伴,必須試著放手,讓農民站穩腳步。
每周來回打工、耕作的五十九歲中生代的蔡文照說,「若我們放棄農耕,聚落就會慢慢沒落,結束在這一代手上。只有我們先站穩腳步,孩子們才會回來,所以再累也值得。」
新聞辭典/里山倡議
二○一○年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在日本名古屋舉辦,會中提出「里山倡議」,希望藉傳統生活智慧與環境科學,結合生活、生產、生態,尋求人與土地自然和諧共存的方式,挽救快速流失的自然棲地與生物多樣性。
台灣先後有東華大學在花蓮豐南村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及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申請成功。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以八煙聚落為案例,成為第三個申請成功的台灣組織。
全文網址: 日農友訪新北八煙 締結「姊妹梯田」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088871.shtml#ixzz2c9fdKfTZ
Power By udn.com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