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科技產業紛紛改變股票分紅作法,以其他方式留住人才…日月光、力成打算跟進台積電,明年員工分紅採取現金發放為主;晶元光電、凌陽等將調高員工薪資;也有公司研究改發員工股票選擇權或認股權證;讓重要人士擔任未上市子公司主管,繼續享有股票分紅,只是那股票是子公司的股票。
金管會已公布了,上市上櫃公司明年起適用員工分紅費用化,分紅給員工的股票,必須以上年度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價,列為公司的費用。由於金額龐大,會減損財報上盈餘數字,可能衝擊公司股價,各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留才方法。
日月光、力成 分紅改發現金
因應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封測大廠日月光、力成均計畫參考台積電的作法,考量明年員工分紅主要發放現金。日月光表示,公司內部還在作最後討論,尚未完全定案,但將參考台積電等大公司的作法。矽品透露,明年起員工分紅也將全數採現金,估計將因此侵蝕營業利益率3至4個百分點。
問題是改發現金,員工能滿意嗎?
矽品計畫大幅調高員工薪資來留住人才。考量發放現金與股票之間的落差,矽品內部研議透過提高薪資以為權宜。矽品往年薪資調幅約在2-3%,矽品指出,為了能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調高薪資是方法之一。
晶元光電董事長李秉傑說,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已經調高員工的薪資。股價在200多元的創意執行長石克強表示,將參考新竹同業公會人力資源處提供的平均薪資,作為明年的薪資調整的基礎。
現金分紅和調薪,對員工來說,稅負高,而且沒有作夢的空間;對公司來說,薪資的費用太固定,調高之後不易調降。日月光內部較不傾向調高員工薪資,而在考慮發行給員工的股票選擇權,力成、京元電也在研究其可行性。晶元光電已調高員工薪資了,李秉傑說,目前也在研究發行員工認股權證。
員工認股權證 台達電研議中
李秉傑說,晶電的股價逾150元,這個價格如果發行認股權證,顯得太高,一旦認股權證的價格太高,員工執行的機會會降低。李秉傑說:「去年股價在88元時,公司就想發行,當時就是嫌股價貴,沒想到現在到150元。」
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贊同員工分紅費用化的政策,但認為企業應該要補償員工的損失,台達電已在研究一些方式,以加薪或是認股權證的方式,員工的認股權證是不錯的工具,但政府要有相關的法令來執行。
還有一種補償員工的方法,不能用上市櫃母公司的股票分紅,腦筋就動到未上市櫃的轉投資公司股票上。
業界表示,員工得以分配子公司的股票分紅,早就行來已久,因為合法又合情。據指出,聯電1996年起陸續將IC設計獨立,就透過轉派優秀人才到子公司擔任一級主管,並提供母、子公司的股票分紅,作為激勵員工的誘因。
隨著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啟動,雖然受領子公司股票的分紅還是要費用化,但子公司沒有上市參考價,認列費用的價格只依淨值計算,對母公司而言,成本負擔相對較輕;未上市股票正因為還沒掛牌,有夢可尋,也有助提升母公司員工的向心力。
發子公司股票 認列費用較低
業者表示,IC設計廠商通常不會只提供一種產品,要分割部門不難,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實施之後,透過分割又可讓員工領子公司的股票作為補償,不失是一種靈活因應。
不過,今年分割進行組織重整的凌陽強調,公司為了單純管理,員工只能領取所屬公司的分紅,凌陽說,公司會透過加薪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另外,員工未來股票拿得比較少,也會透過集體信託因應。除了分割,透過轉投資也可以對子公司擁有經營主導,進而讓母公司員工領有子公司的股票分紅,聯發科近幾年積極併購、轉投資,儼然已成集團型態。
但聯發科強調,公司絕對的盈餘數字相當大,員工人數並不算多,就算股票分紅費用化對股票分紅有所影響,聯發科可發給員工的紅利絕對足夠。
封測廠泰林日前則宣布啟動庫藏股護盤,未來也可能藉由庫藏股的買回,來轉讓予員工,作為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因應法之一。泰林計劃自8月24日起至10月23日,以每股15.72~37.61元的區間價,買回1萬張庫藏股。
晶元光電也用產業前景來吸引員工,由於LED產業未來十年每個階段都有新應用的崛起,李秉傑說,他不斷的告訴員工能夠選到一個一直存在且又成長的產業並不容易,由於李秉傑說服力強,晶電員工中就有著眼於LED產業的未來自動降薪轉任者。
【2007/09/17 經濟日報/記者周志恆、詹惠珠、陳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