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受害者的心理防禦機制,為求生存,對加害人產生認同與情感,以此來應付危機、避免傷害。
●由來:一九七三年八月廿三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某銀行發生搶案,歹徒挾持銀行職員為人質。行員被挾持的六天期間,對歹徒逐漸產生好感,甚至獲救後還為歹徒辯護。其中一名女行員愛上搶匪,還因此和未婚夫解除婚約。 ●哪些人容易出現症狀:研究顯示,情感上依賴他人且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通常有以下特徵: 一、受害者須確實感覺到生命受到加害者威脅。 二、受害者須感受到加害者略釋善意的舉動。 三、除了加害者的單方意見外,被害人無法接觸他人意見(被害者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四、人質認為不可能脫逃。 ●知名案例: 一、美國赫斯特報團女繼承人帕蒂.赫斯特一九七四年二月被美國激進組織共生解放軍綁架兩個月後,協助該組織搶劫銀行。 二、一九七○年代至八○年代初期被北韓綁架的五名日本人,在二○○二年獲准返回日本後,出現臣服於北韓政權的行為,試圖返回北韓和自己的孩子團聚。日本親人認為五人受到洗腦,於是限制了他們的行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