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西域古國遺址,觸目是寶藏,高僧足跡、西遊記場景入眼來,兩大高速公路打通關,旅遊更方便。
「在那遙遠的地方」─新疆,近來雖可以看到部分台灣遊客的身影,但是,幾乎只限於水草豐美,風光秀麗的天池、南山及酷熱的吐魯番等北疆地區。南疆因路途遙遠等因素,較少見台灣遊客造訪。
其實,從吐魯番經烏魯木齊到大黃山的「吐烏大」高速公路,以及去年9月烏魯木齊經和碩到庫爾勒的高速公路通車後,到南疆旅遊,已便利許多。
有句話說,「北疆看風景,南疆看人文」,古西域36國,有不少在南疆,包括鄯善、樓蘭、精絕、且末、龜玆、疏勒、莎車、焉耆……這些古國雖不復存在,卻留下豐富文化遺產。
從烏魯木齊往南走,很快就到吐魯番,除了可一遊「西遊記」中孫悟空打破太上老君煉丹爐而形成的「火焰山」,體驗一下什麼叫做「高溫」,不能錯過的文化寶藏是高昌古城和交河故城。
高昌古城,玄奘曾講經:
古城是高昌古國的王都,佛教是高昌古國的國教,玄奘到印度取經,經過高昌時被當時的國王留下講經。如今大家還可參觀講經壇,遙想當年高昌盛況和唐三藏講經情形。
交河故城,絲路重鎮:
故城遺址是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名城,唐代在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就曾設在這裏,後來高昌、交河相繼遭蒙古人攻破,交河故城逐漸毀棄。傍晚時分夕陽映照著交河故城,讓人想起唐朝大詩人岑參「曾到交河城,風土斷人腸」這首詩,大發思古幽情了。
往南走經托克遜翻越天山山脈到南疆,就到了原為古國焉耆、渠犁所轄的庫爾勒。無數古蹟中的鐵門關,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翻越天山的必經之道,因自從公路四通八達後,鐵門關地位大降,成了觀光景點。
庫車,佛教寶藏多:
古稱龜茲(音丘慈)的庫車,克孜爾千佛洞、蘇巴什古剎及克孜爾朵哈烽火臺,是不能不到的景點。
雖然克孜爾千佛洞的規模遠不及敦煌石窟,卻與敦煌莫高窟等四大石窟同享盛名,而且是開鑿最早的石窟,大陸當局在這兒設有研究所管理。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曾在此修行、講經,石窟前有他的塑像。
蘇巴什古剎遺址,古意幽:
由庫車河分為東西兩城,這是唐三藏在「大唐西域記」所稱的「昭怙悝大寺」。據說,庫車河就是「西遊記」子母河的下游。玄奘去印度取經經此,看到寺廟僧侶雲集,香火鼎盛,在這裏講經弘法兩個多月。不過,如今只有斷壁殘垣,令人不勝唏噓。
經塔里木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古稱于闐的和田,除了參觀玉雕工廠,別錯過「和田博物館」,其中兩具千年乾屍最著名。
莎車王陵,保存完好:
王陵本是葉爾羌汗國國王家族的陵園,由禮拜寺、墓地和阿曼尼莎汗紀念堂三部分組成。阿曼尼莎是新疆十二木卡姆音樂的整理者,如今因十二木卡姆音樂劇的推廣,使得阿曼尼莎墓之名凌駕陵王陵。
據說,由於伊斯蘭教教徒在死後沒有任何陪葬物,因此不會有人盜墓,這也是王陵得以完整保存主因。
喀什,南疆第一大城:
再往西走,就到了南疆第一大城喀什,艾提朵爾清真寺和香妃墓是重要景點。位於市區的艾提朵爾清真寺,不僅是新疆最大,也是全大陸最大,可容納十幾萬人一起做禮拜。
而香妃墓其實是阿帕霍加家族墓園,解說員活龍活現地表示,因身體有異香而深得乾隆寵幸的容妃(即香妃),死後由124人花了3年運屍回鄉安葬。但官方網站記載,香妃葬在河北清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