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者按:「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公布《2006-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下滑,檢討原因,朝野免不了又是一頓相互指責。同樣有濃到化不開的歷史悲情,甚或曾經引發遍地烽火、血流成河的統獨爭議,芬蘭、冰島和愛爾蘭等三個歐洲國家,所展現出的卻是名列前茅。芬蘭更高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瑞士。成功絕非偶然,也沒有僥倖。三國人口總數加起來不到一千萬,還不到台灣的一半,卻能寫下讓世人驚嘆的「小國傳奇」。箇中原因,值得吾人深思。

●有一句古早的話說,愛爾蘭的河水是鹹的;因為那是愛爾蘭人的眼淚。1845年的大飢荒造成150萬人餓死,上百萬人遠離家園;那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悲情年代。但,如果要舉出一個現代史上走出悲情最成功的國家,同樣是非愛爾蘭莫屬。

愛爾蘭土地面積7萬282平方公里,是台灣的兩倍大,人口最近才剛剛到達400萬。本地政壇某些人很喜歡拿愛爾蘭來跟台灣相比:外來政權、統獨爭議、本土語言的復興、經濟奇蹟的創造,以綠色為代表顏色等,都有相似之處。事實上,愛爾蘭的確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二、三十年前,愛爾蘭人才外流嚴重;北愛爾蘭的殺戮鬥爭讓「翡翠之島」瀰漫著血腥與絕望。後來愛爾政府深刻了解到,唯有告別武器,才能告別悲情。於是主動透過對話,1998年跟英國達成「北愛爾蘭和平協約」(2005年愛爾蘭共和軍宣布永久放棄武力),奠定安穩的基石。

停止內耗、高瞻遠矚的眼光、合乎時宜的經濟政策,讓愛爾蘭從一個農業國家成功轉型為以高科技、製藥產業為主的國家。

加入歐盟被認為是愛蘭蘭在20世紀作出最佳、最具關鍵性的經濟決策,為愛爾蘭跟歐洲整合鋪設坦途。2002年使用歐元後,有助降低利率,加上歐盟會員的身分讓愛爾蘭獲得大筆農業補助(去年就高達30億美元)。

其次,愛爾蘭政府看到高科技業和製藥業的未來,於是以低工資、低租稅和政府對成立公司採取單一窗口作業等有利條件,吸引英特爾、微軟、戴爾、惠普、eBay、惠氏藥廠等外國著名企業進駐,展開了史家譽為「居爾特之虎」(Celtic Tiger)的經濟起飛時代。

英特爾在1993年進駐愛爾蘭,這一年也被史家普遍認定是「居爾特之虎」元年。1994到2003年的10年間,愛爾蘭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為7%。如今,愛爾蘭平均每人的GDP已達4萬1000美元,為歐盟之最。遠赴海外工作的愛爾蘭人紛紛返鄉。

台灣曾是叱一時的「亞洲四小龍」。十年前愛爾蘭跟台灣差不多,如今「龍」困淺灘,「虎」躍龍潭,愛爾蘭國民所得已超過3萬美元,把台灣遠遠拋在後面。這種轉變怎能不令人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