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準未來市場需求將增,包括亞聚、台苯、國喬、中聯、中纖、台氯等乙烯衍生品廠家,將斥資200億元擴建新產能。
(本報系資料庫)
南部石化業將掀起擴廠熱潮,包括亞聚(1308)、台苯(1310)、國喬(1312)、東聯(1710)、中纖(1718)及台氯等乙烯衍生品生產廠家,正鴨子划水般展開新產能投資規劃,最快在明年陸續啟動,總投資初估逾200億元,是下游業界近20年來最大規模。

 

據了解,此波乙烯衍生品南部業者擴張產能行動,產品涵蓋乙二醇(EG)、苯乙烯(SM)、聚乙烯(PE)及氯乙烯(VCM),儘管除VCM納入ECFA早收清單外,其餘都落空,但並未影響各廠家擴產腳步,顯示業者對未來產品入列ECFA仍深有信心。

SM業者表示,此次ECFA早收清單儘管沒有納入SM,但下游的聚苯乙烯(PS)上榜,這將挹注對原料需求增加;尤其是未來兩岸將繼續協商開放項目,包括SM及下游另一主力產品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ABS)遲早都會開放,啟動擴廠將能迎接後續市場放大商機。

 

經濟日報/提供

目前兩家SM生產廠如台苯、國喬,年產能均在30萬公噸出頭,兩業者正規劃把產能再增加30萬至50萬公噸,若以每增加1萬公噸產能資金投入需上億元估算,將各砸下30億至50億元億元。據了解,台苯、國喬因現有產能規模不大,使其生產操作費用較台灣最大業者台化高出許多,每公噸的工繳費約150美元,擴廠後可望下降10%至20%,有利提高市場競爭力。

中纖主管表示,正準備向殼牌(SHELL)購買技術,投資EG新廠。

至於數年前已拿到年產能40萬公噸的EG廠建廠許可將放棄,改蓋一座年產能70萬公噸的新廠,推估其投資金額起碼要六、七十億元。

另一家EG廠東聯也有相關規劃,新產能初步設計在一年60萬至70萬公噸。

台聚集團主管指出,剛向中油爭取增加一年約8萬公噸的乙烯供應量,作為旗下的亞聚擴充一條PE生產線之用,相關投資最快在明年間開始啟動。

該集團另一關係企業台氯,則打算把VCM年產能由目前的30萬公噸增至35萬公噸,以迎合正興建中的一條聚氯乙烯(PVC)生產線對原料的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