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從陸地到海洋,經濟部力推五年內將在台灣海峽建立國產自主研發、設置的首座離岸風力發電廠。經濟部表示,今年7月,會先在雲林、彰化或澎湖,擇地設立先導示範區,協助我風電業者提前下海練兵。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近日邀集國內專家與業者召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會報」,會中達成共識,目前全球僅有丹麥、英國與荷蘭等九個國家,開始朝海域風電產業發展,台灣現有陸域風電基礎不弱,應盡早切入潛力更佳的海域風力發電。

黃重球在會後表示,經濟部已將離岸風力開發,作為政府發展風電產業的「重中之重」,現在包括丹麥、英國等國家發展的離岸風電,才剛要發展,以台灣目前的陸域風電產業自製率已達六、七成,現在要起步往海洋發展,還不算晚。

他也說,台灣西海岸及澎湖等離島的風場條件相當不錯,一年滿發時數可以達到3,500小時,其中,若是設置20米到50米的大型風力發電廠,裝置容量可高達500萬千瓦,幾乎是核四廠270萬千瓦容量兩倍。

經濟部能源局長葉茂青也說,國內的風電產業鏈已相當完備,系統商與關鍵零組件商,都已經跟上來,不過,未來要朝海域發展,還有不少難題有待克服。

經濟部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風電相關業者,包括投入系統設備與發電機的東元,其餘關鍵零組件商還有先進複材、台塑重工、中鋼、源潤豐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