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6日電)英文報紙「日本時報」專欄記者艾美‧查維斯(Amy Chavez)最近在台灣待了1個月後執筆舉出3例,她認為台灣正朝正確方向邁進,致力打造對生態友好的環境。
|
這是一位公立醫院醫生的心聲:
(中央社台北6日電)英文報紙「日本時報」專欄記者艾美‧查維斯(Amy Chavez)最近在台灣待了1個月後執筆舉出3例,她認為台灣正朝正確方向邁進,致力打造對生態友好的環境。
很多人一跟父母溝通就會很憤怒,或受不了父母的情緒,其實是因為從小父母就很強勢、不講理,所以自己從來就沒有機會被尊重。雖然長大成人了,但一跟父母相處,內心就回到小孩子的狀態,覺得父母根本不像父母,但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變成父母。說穿了其實是大小孩跟老小孩在吵架。 有一個個案從小母親只要說「對」,他就不能再講話,即便母親誤會他。有一次他從學校回來沒帶便當盒,母親就不由分說的打了他,他說:「我不是忘記帶便當盒。」媽媽說:「你還講!忘了還狡辯,便當盒都能忘記,你人生會變成怎樣?不准講話,去罰站。」就罰了他一整晚,他好幾次想解釋:「媽媽,我可不可以告訴你我的便當盒是……」一說媽媽就打,抱怨還要找個便當盒給他帶。第二天他把便當盒帶回來想跟媽媽解釋,媽媽說:「你還在講,欠打,好好去反省。」一口咬定他就是忘記帶。 一個永遠在指責的媽媽 其實便當盒是被惡作劇的同學藏起來了。因家境不好,媽媽只帶了醬菜,同學嘲笑他。班上的老大叫他開他不肯,結果對方跟他說:「你給我記著。」然後他吃完飯去打掃回來,便當盒就不見了。 可是媽媽在家境困難下壓力非常大,不見了一個不鏽鋼便當盒,她想到還要花幾十元去買所以非常焦慮,還怕被爸爸罵,於是媽媽打小孩其實是在發洩自己家境上面的壓力,彼此是沒有空間的。你可以想像,除了便當盒之外任何的犯錯,功課成績、生活行為,他經常被媽媽罵。所以他很早就到外縣市去念大學,去外縣市工作,但是他媽媽常常打電話來:「最近在幹什麼?什麼時候會加薪會升官?你要認真做事。」他覺得媽媽永遠扮演一個指責他的角色。 他以為永遠不用跟媽媽相處。結果有天媽媽摔斷腿,所以媽媽到他那裡住。到中年他要重新再跟媽媽相處,他怕到每天下班在外面流浪到半夜才敢回去。有一天他媽媽打開冰箱說:「你怎麼在喝冰水?」他很憤怒的說:「很多人都在喝冰水啊!」媽媽說:「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你就是喝冰水才會虛胖。」他非常非常生氣把冰水拿過來咕嚕咕嚕喝了半罐,很挑釁。媽媽開始一直唸:「你從小就是這樣子,生活作息也不對,到現在還沒有結婚,還好你沒結婚,不然你養小孩都給他們喝冰水,全都養不大。」他就回去房間裡面哭。 他完全沒辦法跟媽媽互動。我問他知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對冰水這麼反感嗎?他說:「我不想知道。」我說你有沒有告訴媽媽為什麼愛喝冰水?他說:「我也不想講。」因為他一直躲著媽媽,媽媽每一次要講事情,他就好像被電到一樣,所以他媽媽就愈喜歡找事情來批評。 父母人格不成熟、做得不好,有他自己的原因,也許他的父母沒有讓他成熟,或是另一半或是大環境。其實我滿同情上一代的父母,因為整個社會風氣鼓勵他們對待小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以孝順為名,不講道理,太害怕走錯路不讓小孩探索,因此累積了很多跟下一代的心結,他們也很無奈、很寂寞。面對時代改變,他們無所適從,怕被這代人丟掉或否定,那個衝突非常的強烈。 甘心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唯一能互相了解的途徑,是這代的人可不可以甘心說:「好吧!我就是沒有得到理想的父母。」我們能否接受父母沒有給我們應得的東西,可是我們還是長大了,於是我開始回頭去帶著他,把他當小孩來帶。一旦跳到這種心態,知道父母被某些東西卡住,有所困境跟局限,內心成熟度沒有你高,反過來用這種態度看,你就有機會跟父母和解。 後來我請他先了解媽媽對冰水的迷信。就像小孩怕黑,心理醫生會問他為何怕黑?燈關掉看到什麼?孩子畫出一隻四腳怪獸,我們帶他跟四隻腳的狗玩,說其實怪獸就像狗一樣,我們會這樣治療小孩,不會罵:「你白癡啊,為什麼怕黑?」同樣把媽媽當小孩,「冰水傷身體?你從哪聽來?中醫師跟你講?」、「我以後儘量不要喝那麼冰。」如果你願意把媽媽當小孩,她的觀念很多錯誤、很多不理性,你的反應其實可以帶動她去改變。 大部分人會說:「我為什麼要跟媽媽好好溝通?從小她什麼時候跟我溝通過?我怕黑的時候她都直接罵我是白癡,為什麼她怕冰水我要引導她?」要做到剛講的這些溝通,必須從內心克服一個傷痛是:「我媽這輩子是沒辦法像個媽,她就是固執又不講理。」講得容易,但這非常非常難。幾乎沒有一個被爸媽霸凌的小孩願意去寬容爸媽,可是一定要先寬容,爸媽才會改變。如果到了五十歲還期待你媽有一天會變成溫柔慈愛的媽媽,你就繼續等吧!她只會愈來愈固執,永遠不會變慈愛的媽媽,你要像小孩一樣去疼她,她才會成長。(採訪整理∣李宜蓁;錄音整理∣余佩雯) 全文網址: 家庭生活/跟父母相處為什麼痛苦? | 家庭與婦女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X1/7607547.shtml#ixzz2GzBRzd1T Power By udn.com
天氣冷颼颼,氣象局預估北部地區今(19)日可能降到14度,沿海地區更是下探13度的低溫。天氣變冷,許多人選擇使用電暖設備來取暖;但有專家指出,長時間使用電暖設備的花費可能會比夏天開冷氣還多,對於精打細算的小資族來說,不妨搭配使用其他保暖方法,例如受到許多消費者關注的發熱暖暖衣,不僅節省荷包,也可以節能減碳,可說是小資族的保暖抗寒良方。
嫁到國外去,似乎是不少女性的嚮往,但國外生活真的一定美好嗎?中國大陸網路上,近來有嫁到美國的一名女性發文,分享與老公的相處之道,引發網友關注。
最近,老公有點不對勁,因為他:
一、突然辭職,說要去釀酒;
當我們面對生活裡數之不盡的奢華,其實是一種選擇,一種自然安心的選擇。福島核能災害之後,日本設計界興起一股「不插電的生活美學」風潮,強調「不見得非必要的Best,而是一種Nice哲學」。生產對生活「剛剛好」的日常用品,提出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新選擇。
「在那裡生產?誰做的?這樣有源、有本的物品,才能讓客人安心」。始於1945年的日本「松野屋」,強調以自然素材為核心生產家庭生活用品,帶動本世紀的「民」藝復興運動。
全世界常見的癌症,大約1/3是吃出來的!所以,可以說是「禍從口入」,有許多國外醫學研究發現,食物中的物質與癌症發展有關,包括食品添加物、烹調方式、食物的保存方法、環境污染物質與藥物殘留,都會透過食物進入體內。而飲食習慣,更足以決定健康與否。
為了在凶狠狡詐的商場上穩住腳步,不少女性商人選擇以嚴肅、正經、不苟言笑的態度來面對一切。但根據英國及美國最新的合作研究指出,女性商人在談判社交過程中,若適時發揮一些輕鬆、調皮的態度,將更容易達成交易。
瞎咪!丈夫做越多家事,夫妻反而越容易離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根據挪威最新一項研究結果發現,丈夫和妻子若平分作家事,或是丈夫做的家事份量超過妻子,這樣的夫婦離婚率竟然比由妻子負責大部份家務的夫妻高50%,而原因出在「現代化」。
這項調查結果好似打了性別平等的嘴巴,也更顯示男女不平等,但研究人員認為,在生活中達成的公平對雙方的親密關係有害無益,因家庭生活中的公平和生活品質幾乎沒有關係,甚至成反比。這可能是因當男人多做家事時,反而會令夫妻間多了磨擦。另外,新一代的女性教育程度較高,財務也較獨立,減低了在生活上對丈夫的依賴,反而間接提高了離婚率。
很多人以為,對於現狀的無感空虛,就必須推翻或改變既有的一切。 然而,很多時候只要透過探尋自己心底的聲音與持續學習, 就能尋獲與確立自己的目標與價值觀,達成內心的成功。
人生步入中年,許多人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汽車、房子、升遷、財富、學位、獎賞,人生志得意滿。然而,這份成就感很快就消失,於是便打起精神,更加努力向下一個目標邁進,達標之後,不滿足感再度湧現,又轉而尋求下一個目標……,就這樣,循環再循環。
二代健保,給付縮減,想要有品質的醫療服務,勢必得掏出更多錢。一個源自健保局兩年前導入的DRGs支付制度,正讓你在醫院的檢查項目不知不覺減少,甚至淪為醫院拒醫的「人球」。 | |||
![]() |
|||
![]() |
|||
【文/今周刊】
這是一位公立醫院醫生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