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11日表示,沙國認為石油每桶70到80美元最適當。納伊米此語重申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一項實行已兩年多的政策,使石油消費國放了心。石油消費國擔心沙國放任油價飆漲失控,拖慢全球經濟復甦。
|
油價又要狂飆了嗎?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11日一句「70到80美元最適當」,石油消費國吃下定心丸。 路透 |
|
油價又要狂飆了嗎?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11日一句「70到80美元最適當」,石油消費國吃下定心丸。 路透 |
記者請教納伊米,沙烏地阿拉伯支持什麼樣的石油價位,他回答說:「70到80美元是好價位。」他表示,當然的石油供需處於「平衡」狀態。
不過,11月初,納伊米還似乎有意將他屬意的「好價位」上限調升到90美元,現在又為「適當油價」定調,石油消費國可以放心了。
國際油價上周漲到每桶90美元,OPEC周末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行會議,沙國的立場似乎也獲得支持,因為會議決定目標產量維持不變,不理會這波漲勢。
石油供應足 需求成長回緩
OPEC預測,全球經濟辛苦追求復甦,而目前石油供應充裕,因此石油需求的成長將會回緩。以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為例,OECD的工業化會員國庫存足供60天之需。
石油飆漲 像寒流是一時的
英國顧問公司「石油政策情報」創辦人法倫普來斯表示,OPEC關心的重點在於,每桶90美元是一時的突發現象,還是一個會持久的趨勢,OPEC的結論是,造成油價突飆的幾個因素,像天氣乍冷,以及美元走弱,在新的一年裡都不會持久。
油價在2008年曾狂漲到每桶147美元高峰,後來經濟衰退漫延全球,油價大退潮,在那年下半年跌到每桶32.40美元。同年12月,由12個國家組織組成的OPEC將其總產量限制於每日2484萬5000桶,兩年多以來未予增減。
上周由於美國和歐洲預測冷峰來襲,國際又猜測美國可能延伸經濟刺激措施而引起美元走弱,美元走弱又引起投資人爭搶石油等商品來避險。但OPEC現在認為這些因素造成的石油飆漲是不會持久的一時現象。
OECD上月也預測,由於各國的經濟刺激包裹陸續退場,明年全球成長率將走弱,也就是石油需求不會有太大增長。國際能源總署預測,2011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率將從今年的2.8%降到1.6%。
OPEC供應全球約40%石油,目前會員國每日產量從六百萬到七百萬桶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