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倫敦是歐洲的金融重鎮,很多人想當然爾認為,英國的銀行服務勢必有先進國家的高水準,從數百家外國銀行到倫敦設立分行,不難理解英國在全球銀行業的分量,但是從多位旅英台灣人士的親身經驗,驚訝發現英國銀行對一般客戶的服務品質令人「匪夷所思」,在台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效率,在地球的這一端,竟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望。

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攻讀法律碩士學位的湯治亞,去年和妻小遠渡重洋到英國,今年7月31日他帶著數千英鎊到匯豐銀行(HSBC)辦理定存,同時申請信用卡,填妥所有文件資料後,銀行告訴他二週內就會收到信用卡及卡片上的晶片密碼,但直到8月中旬都沒有收到,8月底他接到台灣家人來電告知,才知道信用卡竟被寄到台灣。

一次一錯輪流犯

湯治亞說,他申請信用卡時資料上寫的一清二楚,目前居住地是倫敦,台灣的家是永久地址,根本沒有授權銀行把信用卡寄到台灣。

發生這種信用卡寄錯地址的烏龍事件後,9月初湯治亞決定親自到分行一趟,要求銀行重新發卡,並告訴銀行他會自己到分行領取新的信用卡,原以為再等個五到七個工作天事情就可以解決,沒想到9月中到分行領取信用卡時,銀行說信用卡還沒有到,第二次再到分行詢問,卡片仍是「下落不明」,只得要求銀行再核發新的信用卡。

沒想到這次信用卡的密碼寄到倫敦住家,但卡片卻一直沒有收到,不得已只好再跑一次銀行,多次折騰後,9月底終於收到信用卡,與第一次申辦整整相距二個月。

在台灣職場工作多年的湯治亞形容,在多次奔走銀行的過程中,銀行不僅態度惡劣,而且始終沒有向他道歉,「這中間所浪費的時間及金錢,更重要的是對我精神造成的壓力,實非外人所能體會,這也是我最在意的」。過程中他曾打電話到匯豐銀行的客服中心申訴,但得到的答案都是請他直接到分行尋求解決,每次到分行辦事動輒至少半小時,連串的錯誤和推拖只能以「不可思議」形容。

根據先後與兩家英國銀行往來的經驗,湯治亞深感英國銀行的服務遠不及台灣銀行來得便利,他提醒,與銀行往來時「頭腦務必保持高度清醒」,因為很可能被行員敷衍;對於不合理的事務也必須力爭到底,同時銀行寄發來的文件都要謹慎保管,日後發生糾紛時才能提出有利自己的證據。

駐英代表也是被害人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林俊義與英國銀行打交道也有很不愉快的經驗。今年2月中旬,林俊義在台灣休假,不料他的匯豐銀行信用卡被盜刷近5000英鎊(約台幣32萬),他直到3月收到帳單才知情,震驚之餘,立即依銀行的標準作業程序打了0845的客服中心電話。

林俊義說,他開戶的匯豐銀行分行距離代表處辦公室只有100公尺,但匯豐銀行的電話服務中心卻在幾萬里外的印度,他耐著性子和客服人員說明盜刷的問題,過程中不斷被轉接,他被迫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說明,半小時後毫無進展,電話甚至還被掛掉,「我很老實地再重打,發現所有的客服人員根本都不在倫敦」,他坦承,被這樣折騰浪費寶貴時間令他十分光火。

三天後林俊義向警察局報案,警察很正式地到代表處了解全案,寫了份報告,但之後「音訊全無」,不得已他只得請祕書要求匯豐銀行的經理到代表處見他,填寫了相關的表格,盜刷事件在二個禮拜後才解決。

林俊義坦言,在處理信用卡盜刷事件的過程中他的確感到無助,如果不是他運用中華民國駐英代表的特殊身分,要求銀行的經理出面,案子至今可能仍無法解決。

原以為盜刷事件落幕後,使用信用卡應該不會再出問題,沒想到10月分林俊義刷卡時赫然發現信用卡密碼被鎖住,他直接到開戶的分行詢問,匯豐銀行為簡化人力,分行內只剩下二名負責外匯服務人員,對林俊義的問題愛莫能助,建議他到分行內的機器尋求解碼,嘗試了40分鐘後未果,失望離開。

林俊義依行員建議再次致電到0845的客服電話,希望儘速解決信用卡密碼被鎖的問題,之前的印度客服電話中心的惡夢再次重演,重覆被詢問同樣的問題,電話多次被轉接,氣憤的林俊義前往分行要求見經理,這一等就是25分鐘,他親自向經理說明信用卡被鎖碼一事,請他儘速解決,銀行同意提供新的密碼,又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收到新密碼。

接連二次信用卡的不愉快經驗,令林俊義很感慨英國的大銀行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獲利,並沒有提供顧客所需的服務,令發生問題的客戶十分沮喪及無力感,他還特別將這些感受寫了封信告訴匯豐銀行。

台灣服務業 英國不能比

曾在美國長期居住的林俊義說,國人到英國若只是旅遊,因為不需要和當地銀行打交道,不至於遭遇太多的困難,很多人看上倫敦「金融之都」的招牌,甚至率團到英國考察,事實上英國銀行的服務品質遠不及台灣。林俊義說:「我們不要小看自己,更不應妄自菲薄」,台灣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條件,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金融服務環境,台灣的服務業品質絕對有國際競爭力。

正在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攻讀經濟學博士的曾富民談起英國銀行的服務,也是一肚子火氣。今年9月,他為了節省從台灣的銀行電匯到他開戶Natwest銀行的手續費,特別請訪英的朋友將面額3000英鎊的匯票帶到英國給他,9月20日他將匯票存到銀行,依據他之前的經驗,約五個工作天應該就可以入帳,但直到9月28日,錢都還未進入帳戶。他擔心無法及時繳交學費,親自到銀行詢問。

曾富民說,他向行員說明來意後,對方居然告訴他,國際匯票要21個工作天才會入帳,他立即說不可能,並告訴對方今年3月他曾存入一張8000英鎊的匯票,5個工作天就入帳了,行員查了電腦後證實確有此事,30分鐘後終於說出真相,事實是匯票在銀行處理時的某一個環節遺失了。

焦急的曾富民告訴銀行,他必須在10月初繳交學費,詢問銀行要如何處理?是否可以先借款繳學費?銀行行員一口回絕他的要求,並告訴他必須自己打電話給開出匯票的台灣土地銀行止付,一付「愛莫能助」的態度。

曾富民拿出存入匯票時銀行給他的收據,要求銀行應該要負責解決,但是對方僅是「沉默以對」,完全不願負責,9月底他再前往銀行求見經理,始終未能如願,銀行再派出同一位行員,表達「無能為力」的高姿態,令他十分憤怒。

曾富民說,誇張的事還不止於此,他不甘銀行拒絕負責的處理方式,去函Natwest總部抗議,一個半月後收到回信,信中內容居然是,「如果閣下對本公司的服務有不滿,可以八週內再和我們連繫」,令他心灰意冷,只能自認倒楣,請台灣的家人協助辦理止付重新電匯

務必保存往來資料

第一次在異鄉求學生活遇到這樣離譜的事,曾富民格外想念台灣的銀行親切有效率的服務。他說,初抵萊斯特市時,帶著學校開的在學證明信,到英國排名第一的匯豐銀行開戶,對方告知因為申請的學生太多,開戶需要一個月才能辦妥,他衡量之後才決定到Natwest開戶。不滿Natwest藐視客戶權益的「惡霸」行為,11月底他決定關閉帳戶,希望惡夢就此結束。

曾富民有感而發地說,金融業是英國的領導產業,大家都對英國的金融服務有高度期待,但是根據他的觀察和經驗,大客戶才能真正享受銀行的良好服務,他建議未來可能到英國開戶的民眾,務必要保存所有和銀行往來的資料,以免出現問題時只能「啞巴吃黃蓮」,同時應多比較打聽後慎選銀行。

記者本人在10月初和數萬名匯豐銀行的本國與外國客戶一樣,意外收到一封銀行將於一個月內關閉帳戶的通知信,內容開宗明義指出,匯豐不願意再提供任何金融服務,要求客戶在30天內自行到其它銀行開戶,並指定一個特定截止日期,要求客戶在指定日期前繳清所有債務,如果帳戶內仍有餘額銀行會再寄支票歸還,信末提供一個帳戶審查小組電話,供客戶去電詢問。

許多收到關戶信的客戶都十分疑惑與不安,他們都想了解,銀行為何要關閉他們的帳戶。記者根據銀行提供的電話號碼去電詢問,得到的答案是「銀行對你的帳戶活動不高興」。

請對方更具體說明是那些事讓它不高興,「你帳戶的進出情況與當初開戶的目的不同」,再問是否因帳戶內的錢不夠多,「這和帳戶內錢的多寡無關」,之後不論再怎麼問,答案只有一個「這是銀行的最後決定,沒有什麼討論的空間」,關閉原因仍是個謎團。

片面關戶頭 沒個說法

匯豐銀行發言人答覆記者詢問時表示,匯豐和其它英國的銀行一樣,持續不斷監控客戶的帳戶,目的是要確保銀行的服務不被歹徒濫用,今年匯豐進行一項暫時性的擴大帳戶調查,藉此找出哪些帳戶進出活動與開戶申請目的不符的客戶,目的是要找出可能被誤用於詐騙活動的帳戶。

對記者詢問匯豐是否曾考慮,在寄發關戶信前先通知客戶,就銀行關切的事項進行說明,再決定是否關戶?發言人說,通知信上清楚寫著匯豐將會考慮客戶所提出的說明;但是根據記者所收到的信件,銀行並沒有在信中做這項說明,僅有帳戶審查小組的聯絡電話。

至於匯豐是以何種標準決定哪些帳戶應該關閉,發言人並未說明,他強調,匯豐銀行作為一個商業機構,所有的服務都是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和其他企業一樣,可以拒絕任何它不想服務的客戶。

他說,當客戶來電詢問關戶原因,匯豐沒有必要將細節告知客戶,但會建議客戶寫信到匯豐,說明帳戶是如何使用,銀行在收到說明信後會慎重考慮,且為了反詐騙的理由,匯豐不宜在電話上對客戶做詳細的相關說明。

對於林俊義與湯治亞發生的信用卡事件,匯豐銀行發言人說,匯豐的客服電話中心並不是只設在印度,全世界各地都有設客服電話中心,而且多數的電話事實上是在英國接聽,和其他國家地區的客服電話中心相比,印度中心的服務相對較佳。

他說,匯豐一直持續不斷對客服員工進行內部監控,並極為重視客戶的抱怨,事實上,匯豐的優異服務,在無數的場合都獲得肯定。他建議任何對匯豐服務有意見的客戶,立即和他們聯絡,銀行將會改正「真正的錯誤」(genuine failures)。

遇不平待遇要據理力爭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派駐在英國的負責人,駐英代表處金融組副組長吳友梅就匯豐銀行的關戶一事,去信詢問英國金融主管機關「金融監管總署」(FSA),經FSA向匯豐銀行調查後函覆說明,指出匯豐擁有850萬名客戶,最近就其中的30萬名客戶進行檢視,決定關閉其中2萬5000人的帳戶。

FSA稱,任何的英國銀行都有權決定它要服務的客戶群,而且匯豐銀行在關閉客戶的帳戶時,明白表示會將帳戶內的餘額退還給客戶,客戶並沒有因關戶蒙受財務損失,匯豐銀行的關戶行為,主要在因應FSA所訂的降低經濟犯罪目標,也未違反FSA推動客戶保護的成立宗旨。 和台灣的銀行因高度競爭而提供的貼心服務相比,吳友梅表示,在英國銀行開戶不若台灣便利,服務品質也有落差,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多數銀行並不把消費金融列為營業重點,服務也較不令人滿意,但是如果面臨不公平的待遇,一定要據理力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