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布(Ubud)
在近代又汲取了一些長駐在當地的西方畫家的心靈,因此烏布成了最富文化氣息的巴里島故鄉,我們在那一早搭著巴士前往烏布,沿途當然看盡了屬於巴里島的鄉間景色,那一早我們離去了喧囂的庫塔,同行的有幾個德國人、幾個日本人、幾個澳洲人,卻見不到幾個當地人……

【文/李昱宏】

 

巴里島的天空始終有風箏飛著,不管從哪個角度望去,一隻隻的紙鳶迎風搖著,那種隨風飄蕩的閒散似乎就是巴里島人民的最佳詮釋。

 

如果庫塔和鄧帕薩是巴里島的經濟中心的話,那麼烏布(Ubud)便是巴里島的文化中心,如果庫塔是巴里島的衝浪中心,那麼烏布就是巴里島的冥想中心,因為那裡不僅瀰漫著自古以來的傳統氣息,在近代又汲取了一些長駐在當地的西方畫家的心靈,因此烏布成了最富文化氣息的巴里島故鄉,我們在那一早搭著巴士前往烏布,沿途當然看盡了屬於巴里島的鄉間景色,那一早我們離去了喧囂的庫塔,同行的有幾個德國人、幾個日本人、幾個澳洲人,卻見不到幾個當地人,巴士公司就在爆炸紀念碑的附近,那個白色深具巴里島風味的典雅紀念碑就立在當年爆炸的現場附近,當年因為伊斯蘭恐怖份子的炸彈攻擊讓巴里島的居民及觀光客死傷無數,其中還包含幾個台灣同胞,他們的名字全都刻在紀念碑上,因為爆炸案,巴里島的觀光業因此陷入了低潮,悲哀的是類似的爆炸案幾乎每隔幾年都會重演一遍,在印尼這個亞洲最大的伊斯蘭國家,巴里島的存在對於伊斯蘭的極端份子無疑是芒刺在背,因為巴里島絕大多數的居民信奉印度教,但是印尼數億人口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卻都信奉伊斯蘭,加上澳州政府向來與印尼交惡,尤其在東帝文的問題上,兩國幾乎水火不容,印尼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往往將巴里島視為失土,一定要用激烈的手段將白人(澳洲人居大多數)驅逐出競,一定要將巴里島納入伊斯蘭的範圍,印尼政府對於巴里島似乎也是既愛且恨,因為巴里島對於印尼而言是一隻金雞母,說是金雞母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印尼的觀光收入泰半倚靠巴里島,有趣的是據說巴里島的起源也跟母雞有關,因為巴里島的輪廓就像是隻正在下蛋的母雞,巴里人認為這是一個物產豐饒的好地方,所以便用「盛祭品的盤子」來稱呼巴里島,而「盛祭品的盤子」一詞在印尼語裡就是kuali,之後因為音轉就變成現在的Bali了。

 

我們在烏布盤桓了數日,烏布可以說是我們在巴里島的大本營,從烏布我們騎著租來的摩托車到巴里島的東邊與北邊晃蕩,那幾日的晃蕩也把巴里島的精華閱過了一遍。那一早我們抵達烏布之後照例又有一堆當地人忙著拉生意,紛亂的車站也是巴里島的本色之一,我們最後跟著一位年輕人去看看他的民宿,我們並沒有住在外國人群聚的那條街上,其實理由很簡單,我們只是不想與太多人住在一起罷了,再說我們所投宿的Adinda(JI Sugriwa Padang Tegal Ubud 80571 電話是0361 970547)民宿視野遼闊,就在稻田旁邊的民宿,那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暢懷,稻田裡還有一群群的鴨子,入夜之後的蟲鳴一樣令人迷醉,何況我們在二樓的房間空氣流通而且空間很大,竹製的大床完全是一副巴里島的模樣,那種粗獷的風格與台灣的細緻竹製家具完全不同,早晨也有一股清香,麻雀就在陽台上跳躍,起床之後店家的老闆會為你準備早餐,早餐的內容也算是豐盛,而且每日的早餐都不相同,老闆也主持一個舞團,在一個禮拜的幾天裡他們固定演出巴里島舞蹈,那位和善的老闆邀著我們去看看他們的演出,他說住在那裡的房客都有優待的,只可惜我們想看的那晚,他的舞團卻剛好休息,只能說是失之交臂,那位帶領我們進入民宿的年輕人是他的外甥,人挺年輕也很勤快,若說住在那裡有什麼麻煩的,恐怕就是偶爾當你用完早餐時會有當地的畫匠像你推銷它們的畫作,不過他們倒不是強行推銷,我在烏布的最後一天以美金七元買下了一幅當地畫家的創作,當時他開價二十美金,幾經討價還價後他最後同意以美金七元售出,殺價在巴里島也是一定必須學會的技巧,就像是在埃及、中國大陸、越南等等國家一般,學會殺價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很難的過程,殺價也是很多人對巴里島印象惡劣的開始,許多人一開始對於巴里島的殺價文化沒有太多心理準備,往往吃了虧才會猛然覺醒,加上巴里島原本就是觀光勝地,當地小販們的素質良莠不齊,所以經常有遊客在物價上吃了虧。

 

烏布對我而言是體會真實巴里島的所在,雖然她早已成為一處觀光客氾濫的地方,但是典型的巴里島風情在那裡依舊可以被察覺,一旦走出了烏布的市區,你會察覺那裡真的才是巴里島的夢幻,因為順著小道旁的稻田一路馳騁,離了車多、人多、噪音多的小鎮,鄉間的天空始終飛著幾隻的風箏,巴里島的微風始終吹著,風箏就一直飄到了墬落之前的那一刻,那日我們依著地圖的簡單指示一路到了Pura Taman Ayun(音譯為塔曼阿揚)神廟,我們途中不斷向當地人確定路途是否正確,當地人都很樂於幫助我們,有些甚至會幫你帶上一段路,沿途風景旖旎,那時才以為真的到了心中所謂的巴里島,而不再是庫塔海邊的喧囂,因為那些水稻田,那些碧洗的藍天,還有那些穿著傳統服裝的島民,就像是一幅水彩,我們每當看見美景總會將機車停格在那裡,然後打開瞳孔與光圈好好紀錄。我們抵達Pura Taman Ayun神廟時正巧遇見一場規模盛大的祭典,我們被告知不能進入神廟內部,因為那是一場貴族的祭典,於是所有遊人都被隔絕在外頭,我們只能從外頭去看典雅的Pura Taman Ayun神廟,Pura Taman Ayun神廟的造型與爪哇島中部的神廟有著根本的不同,她基本上象徵著巴里島的獨特藝術風格,爪哇島中部的神廟建築一般咸信起源於Sailendra王朝(音譯為夏連特拉王朝,始於公元七五零年),夏連特拉王朝的建築以巨大著稱,例如在爪哇島的印度教神廟都符合巨大的這個原則,但是巴里島的神廟建築以瘦高為典型,這個基本區別如果你到了爪哇島便會察覺,雖然爪哇與巴里島僅僅相隔窄窄的巴里海峽,但是在文化、語言、宗教上卻有天大的差別,這種現象即使在其他國家中亦是少見。那時我們在Pura Taman Ayun神廟周邊環繞著,神廟裡有巴里島的音樂演出,一群盛裝打扮的貴族就席地而坐,供桌上擺滿了許多祭品,那些祭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以豬皮精雕細琢而類似搖錢樹造型的供品,那樣獨特的供品我是第一次見到,我們停留在那裡的時候見到絡繹不絕的當地人盛裝打扮,頭頂著供品緩步地走進神廟內,一陣陣悠揚的樂聲從廟內傳出,我們窺見儀式進行的程序,但是卻不明瞭其中的意義。建於西元一六三四年的Pura Taman Ayun神廟是一座規模不算大但是卻雍容華貴的寺廟,雍容華貴是因為該寺供奉著Mengwi(音譯為孟格威)王朝歷代君主的英靈,神廟外有清水濠溝環繞,因此整座神廟有一股皇家的氣派,尤其是從外往內望會看見那一整排甚是壯觀的高塔。在巴里島語裡的Taman意為「有池塘的花園」,據說當時的皇家在神廟的四周開渠引水的目的是希望引水神下凡至此沐浴,屆時便可以抓住機會與神界溝通,只是這個傳說畢竟也只是傳說,Pura Taman Ayun神廟一如巴里島的其他神廟建築一般,其左右象徵善與惡的大門高而窄,不過因為Pura Taman Ayun神廟為皇室的家廟,所以神廟的大門只有在節慶時才對外開啟,一般時間是大門緊鎖的,因此想一窺內庭建築堂奧的旅人,只能藉由踱步於寺周圍的矮牆由外向內眺望,雖然無法親炙內庭的奧妙,Pura Taman Ayun神廟寺外的庭院、涼亭、樓臺、鼓樓依然可以滿足大多數旅人的好奇心。Pura Taman Ayun神廟內庭的十座的寶塔在該寺堪稱一絕,那裡的塔可以說是巴里島的代表作,在巴里島的神廟建築裡,塔的數目會依著供奉的對象不同而有異,最少三層,至多則有十一層,十一層寶塔則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而神廟之內的塔的層數多寡不一,但都是奇數,這點與中國人的信仰類似。Pura Taman Ayun神廟內的十座寶塔整齊地羅列在內庭中,整座神廟也因為這十座寶塔增添了許多美麗的氣氛,Mengwi(孟格威)昔日曾是孟格威王朝的所在地,這個巴里島王朝建於西元一六二七年,其國祚綿延了二百六十餘年,直到西元一八九一年時才被鄰近的塔巴南(Tabanan)及巴頓(Badung)王朝所滅,今日的孟格威早已不復見往日雄風,撫今追昔唯一僅存的Pura Taman Ayun神廟是當時王朝唯一留下的光輝史蹟,孟格威王朝覆滅後其皇室後人四分五裂,因此神廟自然荒廢於荒煙漫草之間,西元一九一一年時,王朝後裔子孫重返孟威聖地,因不忍見到祖先家廟形同廢墟,於是便著手進行重建與整修,今日的神廟便是在一九三七年重新翻修的成果。神廟在整修之後,便開始對外開放,但是因為神廟實在太吸引人導致參觀人潮太多,不久之後皇室後裔便決定關閉神廟,並且不再對外開放,這也造成今日的遊客只能杵在低矮的外牆遠觀神廟的內部,關閉後的神廟自然將大多數的遊人杜絕在外,這也自然而然的造成附近的區域一片的安詳寧靜,那鄉間的水稻田彷彿沉睡著,微風輕吹,他們偶爾才會醒來,日光下一圈圈的光線投在水稻細長的葉脈上,不遠的田埂上遍插著巴里島的彩色幡旗,藍天的底蘊裡停著幾只的風箏,一如往常。

 

我們在Pura Taman Ayun神廟轉悠,時間原本在巴里島不過是慢到無法度量的單位,但是在我們有限的光陰裡,我們卻得捨棄閒散的心情而跳上另一段旅程,這對旅人的性靈是何其巨大的傷害,但是我們也只能徒呼負負地離去,於是遊罷了Pura Taman Ayun神廟之後我們開始往南部著名的Tanah Lot 海神廟前去,那又是一段問路的旅程,我們依舊憑著手中簡單的地圖與當地人的指點而一路奔向目的地。我們於日落之前抵達Tanah Lot(音譯坦那落)海神廟,那時已經有許多觀光客搭著遊覽車前來,他們已經在海神廟前的廣場上與當地小販廝殺起來,那些商店街裡聞得到殺價的煙硝味,我們倒不在意那些紀念品的,心中只想看看那座也是朝拜海神的廟宇,巴里島人無處不拜,巴里島人也相信萬物有靈,所以家有家廟、村有村廟、海邊祭海神、路邊的大樹就祭樹神,連稻田裡也有類似我們這邊的土地公,巴里島人不僅無處不拜,而且日日都有廟會,我們每日都遇見盛裝打扮頭頂著祭品的當地人正準備著廟會的大小事務,這是別的地方看不見的,巴里島人信仰之虔誠實在很難讓人想像。

 

Tanah Lot海神廟就蓋在海岸的一塊巨石上,這與矗立在懸崖上的Pura Uluwatu神廟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Tanah Lot海神廟就在不遠的巨石上,所以便容易親近,遊人們在退潮時可以走近神廟,因此海濱始終有著人潮,我們就見到許多來自於台灣遊客。建於十六世紀的Tanah Lot海神廟也是峇里島最重要的廟宇之一,據說神廟所在的巨岩下方有一處小穴,穴中棲息著幾條有毒的海蛇,這幾條海蛇傳說是神廟的守護神,這傳說描述當海神廟始建之時,一日忽逢拍岸巨浪,廟宇承受著巨浪而岌岌可危,於是廟中的修道者解下身上的腰帶拋入海中, 腰帶頃刻間化為海蛇,不多久海浪止息了,傳說中的海蛇也就成了廟宇的守護神。

 

從Tanah Lot海神廟那裡也可以看見美麗的夕照,遊人們所等待的也是那最美麗的日落時分,我們為了搶佔先機,於是在崖邊的露天餐廳先點了椰子與可樂,接著就靜靜地看著天色的巧妙安排,那時遠遠的天邊仍舊飄著幾隻風箏,天色從白光轉成淡藍,再從淡藍轉成微焰的淺橘色,那時遊人都已經圍了過來,廣場上的廝殺也早就結束了,海神廟完全被美光包圍,就像戲劇化的結尾一般,海神廟在眾人的驚呼之下謝了幕,遊人一批批離去了,我們倒是不感到心急的,漫步在海岸邊,幾枚星星爬上了他們的軌道,遊人早走了,晚風襲來有一陣涼意,我們又趁著涼騎上了機車,目的地是烏布小鎮。

 

.李昱宏的個人網誌:http://blog.yam.com/dustytri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