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專題報導】

都會區人口越來越密集、房價也巨幅攀升之時,人口逐漸朝郊區移動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儘管郊區住宅生活機能不若都會區,但土地價格較低、天然景觀遭破壞的程度也較小,郊區住宅逐漸以「景觀住宅」為最大賣點。

一般而言,景觀住宅大致可以區分為山景、海景和水岸三種。台灣早期發展,對於河川整治多半著重於防洪面,較少投注資源在景觀維護與改善;而且儘管如此,防洪設施也未必完善。在此情形下,河岸不但不是高級住宅區的集散地,反而成為價格低廉的住商混合區,而且每到防汛期,居民還得冒著水患的風險。

近年從中央到地方都花費大筆預算整治河川,除了防洪明顯改善以外,也著重在水岸景觀的重建。許多河濱公園、自然保護區也因此應運而生,「水岸住宅」也成了郊區住宅的最佳選擇。

大台北地區水岸住宅的代表,當屬大直明水路一帶的高級住宅群。儘管這個地區屬於台北市的邊陲,但極佳的河岸景觀加上建商以「豪宅」規格打造,面對水岸的單位售價,高樓層者每坪售價甚至可達百萬元以上,價格直逼市區的信義計畫區豪宅,而且還有供不應求的趨勢。

水岸住宅之所以搶手,在於「稀有性」,因此具保值功能;一般而言,水岸住宅的保值功能,較諸同一地區、不位於水岸的住宅高出一、兩成左右;儘管在同一個建案內,是不是屬於「水岸第一排」,價格上也有非常大的差異。

根據房仲業者的調查,水岸住宅的所有者一般而言「惜售」的心態很重,二手屋交易市場並不大。此一特性,也增添水岸住宅的搶手程度,讓水岸住宅在市場上幾乎是「永不退流行」的選擇。

大直明水路的水岸豪宅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但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基隆河,並不是流經台北市,甚至大部分的流域,都是位於與台北市一橋之隔的台北縣。在極具價格競爭優勢的情況下,北縣水岸住宅的質量也是逐年攀升,且區域不斷擴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