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通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投資收益來超越它,因為消極的東省西省,總不能搞到不吃不喝吧,當我們能用投資報酬去抵銷通膨時,物價波動就不再是擔心的問題了,問題是如何去發覺未來的價值。
物價上漲的問題不是今年才發生,為何會覺得生活是如此之難過呢?問題出在哪裡?從歷史的洪流中發現,過去在世界上發生過不少次的全球性通膨危機,始作俑者都是因為石油引發能源危機的延伸,今年以來的物價高漲,石油從30美元一桶,一路飆到現在的百元美元附近,而且漲勢看來似乎一時還停不太下來,其原因報章媒體著墨已多,就看大家如何去解讀。

 

走過能源危機的機會點

在筆者的成長過程中曾經經歷印象深刻的三次通膨:

孩提時期,因中東原油禁運油價飆漲一倍(2美元漲到4美元),很多民生物資紛紛漲價,商人與百姓爭相囤積物資,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家中也囤了一年份衛生紙、牙膏、味精、糖,後來是越買越貴也越買不起,與通膨初次接觸是過不完的苦日子,除了沒零用錢可要之外,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多少東西。

求學時期,因為兩伊戰爭爆發,國際油價漲了1.4倍(14美元漲到34美元),當時又剛發生中美斷交事件,社會環境被塑造成一切得靠自己的嚴肅氣氛,當時又有十大建設的積極進行,或許是心理上已有要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加上經濟成長的奇蹟,感覺日子沒想像中難過。

初入社會,當時波灣戰爭,再次掀起油價的漲勢,這次漲了1.35倍(17美元漲到40美元),可是當時適逢台股衝破萬點、房地產飆升及台幣強勁升值,或許是錢來錢去太容易了,根本就感覺不出來物價有漲。

目前台灣的經濟已不復見兩位數的經濟成長;重大建設也已經大抵完成,內需的刺激效果有限;產業外移民眾所得減多增少,但油價卻是紮紮實實漲了三倍還未休息,這次要如何渡過?真的沒有標準答案。

 

投資抗通膨 唯一出路

上一篇文章「物價上漲,不單只是帶來通膨」,有幾位讀者回應,筆者是「紙上談兵、說得容易、散戶根本作不到」,筆者以自身的投資經歷跟大家分享。

親身經歷第三次石油危機,當台股從萬點急挫反彈之後,開始積極進行投資,當時鎖定中鋼股票,在其股價14元附近開始逢低承接中鋼股票,因為當時中鋼每年的報酬率大約在8~10﹪之間,每個月累積一定金額,當價格來到儲蓄的金額時就進場買股票,經過十幾年來的逢低攤平成本跟權息加持,目前個人的中鋼持股成本約在面額附近,目前中鋼股價在40元之上,最近三年的配股配息平均也有四元的水準,如果以最近價格來換算報酬率也在8~10﹪之間。如果當年個人採零存整付的模式將錢放到銀行存款,也許現金會膨脹30~50﹪,但現在要進場買中鋼,已經買不到相當的股數,因為股價上漲四倍,而且銀行的定存也趕不上通膨,雖然個人的投資報酬不若華倫巴菲特豐厚,但我們都奉行價值投資的精神,重要的是看見未來價值的能力。

華倫巴菲特、吉姆羅傑斯、所羅斯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大師,主要在於他們看見未來價值的能力優於他人,所以他們可以輕鬆的在投資市場上叱吒風雲;而散戶之所以無法抱到好股票,主要原因在於散戶看見未來價值的能力較弱,或根本就是盲從所造成的。但不管能力強弱如何?要對抗通膨,不是喊日子難過就可以渡過,唯有投資才能與通膨相抗衡,甚至超越它並累積財富,「大師」們的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記得2004年初,被譽為「期貨天王」的張松允先生,以自己投資的故事出了一本書「從20萬到10億」,也是投資致富的明證。

 

如何看見未來價值

不論進行哪種投資,決勝關鍵完全跟商品無關,而是在於是否看見未來價值的投資機會,那該如何去掌握呢?

以近日某大報的一則新聞為例「拼金控,合庫明年股利、股息各半」,主要內容是合庫為取得金控資格,明年的股利政策將有所改變,保留較多的現金用來擴充資本額,當我們看見這種訊息時,評估是否值得投資的能力,也就是看見未來價值的能力,時間的長短就是能力大小的評判依據。

報導指出明年合庫預估可以配發1.4元,股利權息各半,11/8股價24.5元。

現在進場未來一年的投資預期報酬率,個人使用的評估方法為:

目前的價格含1.4元的權息,所以要先求出含權價格

含權價格:(股價-配息)÷(股數+配股)=(24.5-0.7)÷(1+0.07)=22.24

理論報酬:(現價-含權價)÷現價×100﹪=(24.5-22.24)÷24.5×100﹪=9.22﹪

預期報酬:(理論報酬(註1)-無風險溢酬(註2))=9.22﹪-2.30﹪=6.92﹪

再來就是介入時機的問題,如果現在介入會有將近7﹪的預期報酬,但相對得忍受一年內的時間風險與跌價風險,因為每個人的預期報酬不同,所以先試算出不同預期報酬的股價位置,當來到目標區時就可以進場,接下來就等時間到達。

以上論述是預估一年投資計畫的評估方式,如果是長達五到十年的投資計畫,就得再加入其他原料,如公司經營策略、產業景氣、趨勢研判…等等,再加入自己的投資計畫,就可以延伸出一套屬於個人專屬的投資邏輯。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投資經驗是靠一次又一次實戰所累積的,累積的過程中會不斷的進化投資技巧讓勝率提高,今天我們看到投資大師的豐功偉業,其實不用太過羨慕,只要您肯作,假以時日您也可以達成。1965年5月華倫巴菲特入主波克夏,當時波克夏股價為18美元,2007年11月7日波克夏的股價134940美元,這樣的成績也是經過將近42年的累積達成的,所以說,能夠找到長期而穩定的投資報酬標的,才是真正看見未來價值的實力。

註1:理論報酬:按照數據所計算出來不考慮影響因素的投資報酬。

註2:無風險溢酬:指的是銀行定存利率,因為將錢放在銀行幾乎沒有風險,故稱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