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夏季多颱風,依照過往經驗分析,在颱風天看屋,議價空間特別大,還能趁著風雨來襲之際,充分掌握屋況,而且只要把握親自看屋、善用網路資訊及重舊不重新等三大訣竅,就能避免買到泡水屋。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過去因颱風來襲而導致淹水的地區,在淹水後一、二個月,常有成交量短暫縮小後、再明顯放量的情形。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90年納莉風災重創北市東區,災後兩個月,中山、松山、信義及內湖等地區,房屋交易開始出現補量情形,就是因為有不少購屋族趁颱風天議價空間大時,進場搶便宜。

想要撿便宜,可得把握「看小不看大」的原則。

住商不動產總經理林倩說,媒體上的淹水報導,往往是針對大範圍區域,只要報導一出,就會讓區域房價造成短期性利空,對消費者來說,不啻是「天上掉下來的籌碼」,議價後往往可以省下數十萬元費用。

林倩還說,即便已是水鄉澤國的區域,也有不易淹水的巷弄,購屋族可以從這些區域下手,就可輕易買到便宜好屋。

避免買到泡水屋或漏水屋,有三大訣竅。信義房屋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協理吳銘鴻說,首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欲購房屋親自察勘,「颱風天,看屋天」這個原則絕對沒錯。除了親自查看,還要多向左鄰右舍打聽當地過去有無淹水紀錄。

其次,可善用網路資訊。吳銘鴻說,是否會淹水,有天候、區位、地勢高低及都市排水設施等條件,一般而言,房子會淹水主要是地勢較低漥,或防洪整治與排水工程未完善所致。

這些因素,只要多打聽就能概知一二,例如台北市民眾可上網查詢北市府養工處提供的「台北市積水查報網網頁」,作為購屋的參考依據。

此外,林倩也提出「重舊不重新」的原則。豪大雨對住宅是最大的考驗,特別是屋況原本不佳、重新裝潢過的物件,往往在大雨中原形畢露。

利用颱風過後看屋,最好以未裝潢過的房子為主,如果硬要以裝潢屋為首選,那最好選擇已經裝潢過一陣子的房子,較容易看出房屋本身的好壞,有效降低買到漏水屋的風險。

若因經濟或地緣因素,非買常淹水區域的房子,吳銘鴻建議,可選擇公寓二樓以上的產品,即使淹水也淹不到,更不會有電梯大樓機電設施一受損就受困的窘況。

「颱風天、看屋天」。房仲業者建議購屋人,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把握颱風天,出門看屋,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