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房價高貴,居家卻缺乏質感,因為台灣人對裝潢還停留在「用視覺辨識」,不會用「理念辨識」,所以當居家採光不佳、空氣不流通、室內空間不友善,就像遇到不友善的人,不但不願意長待屋內,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謝東興說,很多人的住家設計太複雜,用飯店的觀念來設計,屬於招待客人、炫耀用的,是接待性、社交性的;但家是用來休息的地方,「如果連回家都想著社交,何時休息呢?」
謝東興在設計過程裡,丟出許多反省性思考,希望在腦力激盪的過程中,推敲出適合人居住的空間。
臥室退縮 通風、採光佳
臥房重點在室內怎麼對應,只要配置得宜,通風好、採光佳,睡在裡頭就很舒服,何必追求大空間?
誰到別人家看電視?
大多數家庭的客廳一定要擺電視,「但誰到別人家看電視?」客廳都變成自己的視聽室。理想中的一樓客廳,應該要有景、有茶,是接待客人的聊天空間。
地窗低開 讓空氣流動
台灣濕氣重,充滿高度水氣的濕冷空氣比較沈重,常積蓄在室內底下處。但多半家庭都是仿照乾冷天氣的歐美建築設計,窗戶開在上方,所以空氣不易流動,濕悶之下只好大量開冷氣。把窗戶開在地面,可以造成對流,讓室內空氣流通順暢。
透氣工法 建築會呼吸
台灣建築都用氣密性的工法,用水泥把建材悶起來;但透氣工法強調要呼吸,否則以台灣的濕熱,悶久了會發霉、牆壁會長出壁癌。
台灣日照很好,利用借景的手法與光源的變化,「自然」就能讓空間很可親,光影效果看不膩。台灣建築應做自己的思考,培養智慧,去跟濕熱呼應,而不是直接複製氣候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歐美建築文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