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當初的回帖,針對《乾隆皇朝》的主題曲。
“月朗朗,宮闕萬間,
霧重重,乾坤高懸,
風蕭蕭,十全武功,
浩渺渺,四海經典。
看不盡,繁華萬里,轉瞬間,落日殘煙,
國昌盛,百年一夢,看興衰,彈指揮間。”
《乾隆王朝》雖然同樣寫的是清朝頂峰的乾隆盛世,但其視角與之前描寫清宮戲的角度完全不同。它不以通常的宮廷間的鬥爭,或者權臣間的鬥爭作爲主要描寫物件,而是將主角鎖定在和紳身上。這樣一個以前一直以權臣、奸臣、弄臣形象出現的人物,在此劇中一反以往,完全成爲一個忠臣,一個先忠於乾隆個人,後再考慮大清的人物。他與乾隆之間的君臣情誼,恰如其分的解釋了爲什麽和紳能得乾隆信任,終乾隆一朝,始終屹立不倒,也解釋了爲什麽乾隆剛一過世,嘉慶就迫不及待的殺了和紳。雖說乾隆寵和紳有些過頭,(這也是爲什麽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傳說,笑),但和紳自身的能力也是他爲乾隆所寵的一個理由。乾隆畢竟不是昏君,假如和紳是個一無是處的人,乾隆會放心讓他做到這樣的高位嗎?當然不可能,而且看一下清史,就會知道和紳的發起正是靠他自己的才能,與迎合乾隆的心思所致,並不是如部分話本小說裏所描寫的,和紳長得象某某人,才會被乾隆愛屋及烏的賜于了如此高的地位。以前的電視劇裏大多只寫出了和紳作爲權臣弄臣的形象,而在乾隆王朝裏正好表現出的是另一面,雖然一樣的有失片面(基本只寫好的一面了),但兩兩相才應該算是真正的和紳吧。
作爲演員的陳銳,演得也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形象上比之前的王剛實在是好上許多。和紳本來就是英俊少年,王剛就算演得是中老年的和紳,也還是太肥了。焦晃飾演的是乾隆,雖然老演員演技絕對到位,但是焦晃太老了,以70高齡去演48歲的乾隆,尤其是以風流瀟灑著稱的乾隆,就算化裝可以掩飾,但失之自然,未免遺憾。不過70歲的焦晃還能在上山的時候連跑帶跳,深深佩服。
笑,扯得很遠了,說回到歌上來。
《月朗朗》是男聲獨唱,與片尾曲雖同一歌詞,但是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演繹方法。渾厚悠遠的男聲,交響式的伴奏,襯托出一種恢弘的氣勢。尤其是“看不盡……彈指揮間”的高潮部分,跌宕起伏,將整部電視劇從乾隆盛期轉向清朝沒落的一個過程做了點睛的概括。
相比之下,片尾曲則採用了童聲無伴奏合唱(記得是小熒星藝術團演唱的),京昆的曲調,細柔的嗓音,略帶飄渺的聲音,與片頭曲是一個完全的對比。尤其是“浩渺渺”一句,最後一字三折,腔調一轉再轉,極盡變換之能事,將一個虛無浩淼的乾隆盛事虛像襯托得如在眼前。
作爲電視劇的主題曲,其一字一句,一聲一音,無不與主題相扣。當年十全老人在世的時候,正是中國最強盛的時候,然而,繁華只是崩塌前的虛象,到了峰頂接下來走得必然是也只能是下坡路。《乾隆王朝》的整個場景就是講述乾隆朝怎樣由盛轉衰的過程,而這兩首主題曲扣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片頭描述的是王朝的盛世,雖然氣勢恢弘,乍看上去,興旺發達,宮闕萬間,連綿不絕,但盛世中已帶衰落之相。月朗朗之下的繁華,瞬間也就會消失。
清王朝自乾隆之後走向沒落,興盛與衰亡,這本是世間迴圈不變的真理,乾隆自己也知道,所以說國昌盛也只是在百年之間,彈指之後,一切就可能不復存在,以乾隆之能也無力扭轉。
而片尾曲,雖然是同樣的詞,卻以另一種方式演繹,有了大家與小家的區別。再看整部電視劇,除了描述乾隆王朝的國事,對乾隆的家事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敍述。國家與家國,雖然是可以分開的,但同時也是一體的,尤其是對於這樣一個帝王的家庭來說,因此普通人家的親情、愛情到了這裏就全都要打了折扣,這也是身爲帝王家的無奈吧。片尾曲的畫面,嘉慶率領著文武群臣,走向大殿,而十格兒最終再不稱呼嘉慶(也就是十五阿哥)爲十五哥,只叫陛下,一個人孤零零的凝視嘉慶的背影,轉身離去,於是最後,帝王家只能成爲孤家寡人……
國家的興衰只在轉瞬之間,家庭的起落又何嘗不是。於是落日殘煙裏映照著孤單身影,寥落身姿,向人們敍述著曾經有過的昌盛。
笑,一串字打下來,都不知道究竟說了些什麽,到底是要說《乾隆王朝》呢,還是歌曲,反正這兩個也不可以不必割裂來看的,就當我是閒聊吧。
- Jan 03 Tue 2006 00:41
[感想]《乾隆皇朝》的主題曲《月朗朗》之感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