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歲月裡,我學會了這些事 Posted: 08 Jan 2013 07:57 AM PST 照片來源:Dwolla Dwolla Ben Milne 是網路支付平台 Dwolla 的創辦人。剛起步時,Ben Milne 幾乎花了 12 個月的時間才找到 100 萬美元的創投資金,如今他的支付平台每年處理的交易金額接近 5 億美元。 Ben Milne 在部落格寫了一篇文章 〈 2012. Hard Lessons Learned. 〉,談自己在創業過程中的經歷,以及他所學到的教訓。過往一些經歷幾乎要斷送他的一切,未來歲月中還有一些是他不得不再次面對的「重修課」。 多數人不會在對你生氣的時候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你,請珍惜那些不一樣的人。遠離消極、好鬥的人,接近對你敞開心懷的人,質疑對你恭維奉承的人。 你不是偉人,恭維毫無價值,你還有很多正事要做。相信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在說實話還是在拍馬屁。不論你多成功,討論過去的輝煌都毫無意義,真正有價值的言語都只有一個中心——謀求共同發展。拉攏那些苦幹實幹的人,接近對你敞開心胸說真話的人,挑明一切消極、好鬥的行為。如果有些人死性不改,和他說再見。 人人都會承諾,但諾言不一定成真,你得靠自己。 在你的事業取得一定成果時,提出建議和諾言的人就會蜂擁而至。雖然我們都會把他人的承諾視作未來的保障,但最正確的態度是:靠自己。多數人的話語並沒有你想象中誠摯,畢竟這是你的公司,和他們沒太大關聯。當你需要他人兌現諾言時,你會發現有些人靠得住,而多數人靠不住。別憤慨,他們也沒做錯,大家都得忙自己的事。 相信自己多數時候都是錯的,但永遠努力去作正確的決定。 創業者一定會經常發現自己的假設竟如此不切實際,自己的決策竟如此荒誕不經,到頭來許多事情又得從頭來過。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承認並且彌補自己的錯誤比事情的結果更重要。道理很簡單,當你所做的錯事越來越少,你的公司就發展得越來越大。如果你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請告訴自己這只是僥幸,明天自己就沒那麼幸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即便你是先知,現實也比想象嚴峻。 承認自己的預測和商業計劃都是一團廢紙。儘早這樣做,它能讓你保持謙遜。 明天員工的工資和醫療費用可能就要增長,明天你可能會被他人起訴,明天你可能會因為搞錯一項軟體授權而蒙受損失,明天你可能會發現今天採購的設備沒有想象中好用,不得不追加投入。明天可能發生很多你無法控制的事情,而創業者往往只想到最好的方面,忽略了現實的嚴峻。 你可以在商業計劃上看到自己的預測,但你永遠無法預知未來。 學會適應。 當其他 19 歲的少年還在憧憬大學生活時,Ben Milne 已經開始著手創建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六年後他把公司賣給了別人,但公司新主人的決策和管理方式讓他不安,他失眠了。 Ben Milne 曾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結果他發現自己的難過無跡可循。既然公司已經離手,不論曾為之付出多少心血,這些都已經過去。他唯一應該做的,就是去適應生活。 有些人會比你有錢,但不代表他們比你有見識。 年輕人比年長者有更大的創業風險,因為他們更難分辨出一些不可靠的建議。Ben Milne 回憶,自己在年少時採納了不少「有錢人」提供的建議,結果證明這種做法是極為錯誤的。他們可能比你有錢,他們可能在某個領域內有極深的見解,但他們不一定了解你的環境、你的企業。 在向資深者求教時,你必須仔細地讓對方知道你的情況,說得越多,建議越可靠。盲目的指教就好比向漆黑的原野開一槍,誰也不知道會打到什麼,或者是什麼都打不到。 小心員工的口是心非。 有些員工口頭答應得好聽,但實際行動能力堪憂。當你交代任務時他習慣說:「這個我不大清楚,不過我會搞定的。」這種鬼話你別信,你得看他是否真的把事情辦妥了。如果有人天天和你說「這個我不大清楚,不過我會搞定的」,你就得小心了。 當你有所懷疑的時候,把東西做出來。(When in doubt. Ship.) 我花了幾週思考這篇文章,我就是這麼做的。 如果不做出來,你就完了。(If you’re not shipping, you’re dead.) 祝你成功。
- Jan 09 Wed 2013 19:15
在創業的歲月裡,我學會了這些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