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的「星期泰晤士報富豪榜」(Sunday Times Rich List),佛斯特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建築師;儘管建築業在不景氣、破產頻傳的時代往往不堪一擊,佛斯特仍創建了自己的企業王國。
分秒必爭 搭車時也在工作
1967年成立Foster + Partners 事務所以來,佛斯特就成為國際建築師的代表性人物;75歲的佛斯特坦言,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但是除了「嚴格、公平地」對待別人,他也律己甚嚴。 佛斯特在全球13個國家開設了14家事務所,旗下擁有大約1,000名員工,規模之大業界無人能及;排名第二的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公司是由佛斯特的友人兼競爭對手羅傑斯(Richard Rogers)所有,員工人數還不到200人。 佛斯特積極拓展版圖的作法也招來批評,外界認為他一心牟取商業利益而影響了專業判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位在哈薩克的「和平與複和之殿」(Palace of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批評者認為,一旦腦中只有商業利益,創意恐怕就會被蒙蔽。 佛斯特21歲時靠著工讀的方式進入建築學校,並在1961年拿到了耶魯大學的學位。他回憶,自己賺錢完成學業「非常艱苦,但卻是發生在我身上最美好的事;我得付錢唸書,當然也對唸書充滿熱情;這段過程建立了我的價值觀,不管買什麼東西都心中裡有數。另外,我也學會善用時間,就連搭車時也在工作」。 佛斯特強調,經濟上的安全感絕非自己努力工作的動機,他也否認有關海外逃稅的指控,表示自己在英國及瑞士都有繳納稅款。他堅稱:「金錢絕對與我的工作無關。過去公司曾面臨危機,必須孤注一擲,簡直就像走鋼索,所以我才全力在各地拓展。」 放下自我 把客戶當成老大
經濟衰退導致全球對大型建築方案的需求下滑,連帶影響佛斯特的企業;公司營業額從前年的1.54億英鎊,去年下滑至1.34億英鎊,稅前虧損1,500萬英鎊,也迫使佛斯特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員工。 儘管仍有裁員壓力,佛斯特強調:「我們正全力擴張版圖,提供更多整合工程服務,藉以對抗不景氣。」此外,佛斯特也不打算引入其他的合夥人,改變自己公司名稱;他表示:「這是自尊,而非虛榮心;自尊是極具價值、很有激勵作用的特質。」 佛斯特相當尊重客戶,他認為建築師的作用是呈現客戶的理念,而非依照自己的想法改變世界的樣貌;儘管現在聲譽斐然,佛斯特自認不會耽溺於過去的成就,目前也無意退休。 佛斯特的夥伴中,許多人是合作三、四十年的搭檔,這些人都是建築師出身,包括執行長馬吉迪(Mouzhan Majidi);佛斯特自豪地表示:「我們的工作動力,都來自設計。」 他的辦公室座落於河畔,風格當然也是玻璃帷幕及白色系;佛斯特表示,這全是為了激發創意。被問及如果自己出身平凡的雙親見到了他的豪華辦公室會有何感想,佛斯特充滿感性地說:「我想他們會很感動,以我為傲。但是我更以身為他們的兒子為榮,他們是最與眾不同的父母;他們勤奮工作,更給予我無與倫比的支持與關愛。」(取材自金融時報) |
|
||
富有的波灣國家如科威特和卡達,可能沒有太多動機出售政府資產。但在突尼西亞等革命後的國家,政府可能降低資本市場的保護門檻,藉此加速財富重分配的過程,以安撫不滿現狀的民眾。 對投資人來說,這些擁有大批年輕人口的產油國家,將因與舊政權連結的結構鬆動,浮現契機。觀察家認為,未來改革議程不會出現大規模私有化,開放石油和天然氣更是禁忌話題,但金融服務、電信和旅遊等產業卻可望邁向自由化。 阿拉伯世界向來擁有不少外國投資,然而由於股市被嚴格控制,市場流動性低。若政府脫售國家對上市公司的持股,將顯著提振外國投資。 湯森路透的資料顯示,阿拉伯國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無論是透過掌權者、主權基金或直接持有,價值高達3,200億美元。這項數據並未計入突尼西亞,當地許多公司由前總統班阿里的親族所有。 突國過渡政府承諾將追討這些資產,包括旅遊和礦業等重要產業。突尼斯經紀人阿亞里說,大部分資產將透過直接出售或股票上市的方式處理,「政府不熱衷把資產收歸國有。當下重要的是透明化與取得技術」。因應失業,突國新政府也將強化吸引外資。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前,外資僅占突尼西亞國內生產毛額6%。 埃及向來是經濟較為開放的北非國家。即使如此,當政的軍方是否願意放棄從橄欖油生產到汽車製造等產業的大權,仍是未定之數。IHS全球透視(Global Insight)資深中東北非經濟學家布拉孟丹直言,私有化的機率十分低,因為這些產業是軍方的搖錢樹。 動盪最劇烈的利比亞,則諷刺地成為最被外資看好的國家。利比亞是全球第12大產油國,分析師認為,若局面回穩後油氣基礎建設沒有遭受太大傷害,當地經濟可望起飛。2004年西方解除利比亞多項制裁後,投資人顯露高度興趣。 Renaissance資產管理非洲投資團隊主管達米巴說:「利比亞經濟不像北非其他國家那樣先進,因此從投資的角度來說,該國將因低期效應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標的。」 【2011/03/07 經濟日報】 |
建築大師佛斯特(Norman Foster),被形容是位冷酷的高科技建築設計師。作品向以玻璃、鋼架為主體,建築內部的色系也多為白色;豐銀行大樓和被稱為「小黃瓜」的瑞士保險總部大樓,都是他的代表作。
去年的「星期泰晤士報富豪榜」(Sunday Times Rich List),佛斯特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建築師;儘管建築業在不景氣、破產頻傳的時代往往不堪一擊,佛斯特仍創建了自己的企業王國。
分秒必爭 搭車時也在工作
1967年成立Foster + Partners 事務所以來,佛斯特就成為國際建築師的代表性人物;75歲的佛斯特坦言,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但是除了「嚴格、公平地」對待別人,他也律己甚嚴。
佛斯特在全球13個國家開設了14家事務所,旗下擁有大約1,000名員工,規模之大業界無人能及;排名第二的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公司是由佛斯特的友人兼競爭對手羅傑斯(Richard Rogers)所有,員工人數還不到200人。
佛斯特積極拓展版圖的作法也招來批評,外界認為他一心牟取商業利益而影響了專業判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位在哈薩克的「和平與複和之殿」(Palace of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批評者認為,一旦腦中只有商業利益,創意恐怕就會被蒙蔽。
佛斯特21歲時靠著工讀的方式進入建築學校,並在1961年拿到了耶魯大學的學位。他回憶,自己賺錢完成學業「非常艱苦,但卻是發生在我身上最美好的事;我得付錢唸書,當然也對唸書充滿熱情;這段過程建立了我的價值觀,不管買什麼東西都心中裡有數。另外,我也學會善用時間,就連搭車時也在工作」。
佛斯特強調,經濟上的安全感絕非自己努力工作的動機,他也否認有關海外逃稅的指控,表示自己在英國及瑞士都有繳納稅款。他堅稱:「金錢絕對與我的工作無關。過去公司曾面臨危機,必須孤注一擲,簡直就像走鋼索,所以我才全力在各地拓展。」
放下自我 把客戶當成老大
經濟衰退導致全球對大型建築方案的需求下滑,連帶影響佛斯特的企業;公司營業額從前年的1.54億英鎊,去年下滑至1.34億英鎊,稅前虧損1,500萬英鎊,也迫使佛斯特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員工。
儘管仍有裁員壓力,佛斯特強調:「我們正全力擴張版圖,提供更多整合工程服務,藉以對抗不景氣。」此外,佛斯特也不打算引入其他的合夥人,改變自己公司名稱;他表示:「這是自尊,而非虛榮心;自尊是極具價值、很有激勵作用的特質。」
佛斯特相當尊重客戶,他認為建築師的作用是呈現客戶的理念,而非依照自己的想法改變世界的樣貌;儘管現在聲譽斐然,佛斯特自認不會耽溺於過去的成就,目前也無意退休。
佛斯特的夥伴中,許多人是合作三、四十年的搭檔,這些人都是建築師出身,包括執行長馬吉迪(Mouzhan Majidi);佛斯特自豪地表示:「我們的工作動力,都來自設計。」
他的辦公室座落於河畔,風格當然也是玻璃帷幕及白色系;佛斯特表示,這全是為了激發創意。被問及如果自己出身平凡的雙親見到了他的豪華辦公室會有何感想,佛斯特充滿感性地說:「我想他們會很感動,以我為傲。但是我更以身為他們的兒子為榮,他們是最與眾不同的父母;他們勤奮工作,更給予我無與倫比的支持與關愛。」(取材自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