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係首位以華人身分拿下多益滿分紀錄

張介英

‧中國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學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認知科學與翻譯學博士

‧曾任中英文新聞主播、電視主持人、暢銷書作家與大學教師
‧微博名稱: 英文王子—張介英

聽力

聽力題是很多人的弱勢項目,會影響考生的除了個人因素之外還有環境因素,先撇開個人因素不談,考場環境因素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既然是考聽力,在考場裡面,除了錄音帶的聲音外,你有權利要求不能有其他的雜音。我曾聽說有人坐在冷氣機旁邊,而該台冷氣機稍有故障,聲音隆隆、雜音擾人,這一定要跟試務人員反映。

接下來,我依據個人的經驗,來談談有哪些技巧可以派上用場:

圖片題

在眾多的語言考試中,TOEIC的圖片題是很特別的題型,但也是最好拿分的部分,因為只要掌握幾項技巧,要拿滿分絕對不是問題。

1先發制人:

在翻開試題本的時候,立刻掃描前3~5張圖片,大概瞭解題目,讓自己處於「先發制人」的優勢,然後回到第一張圖片,仔細檢視裡面的內容。

2去除「時」的考量:

一般而言,參加語言考試時,會建議考生注意「人、事、時、地、物」等大項,但是分析TOEIC的圖片時,只需要分析圖片裡面傳達的「人、事、地、物」四大項訊息就可以了。原因是圖片題的答案只會有客觀的事實,而不會有主觀的認定,比方說:如果圖片裡面是大白天,看到有兩人在路上步行,道路兩旁都是房子,但是圖內並沒有時鐘之類的「物體」告訴我們客觀的時間;此時,即使答案之一為Two people ar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in the afternoon,聽似正確,但這就是陷阱,千萬不可以選。因為就算圖片裡面看似白天,但你怎麼能夠主觀地認定時間就是下午,而不是早上呢?其實,另外一個不起眼的答案There are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才是正解。

由於時間在圖片題裡難以客觀表達,即使有時鐘也不易判斷,譬如看到有個大時鐘上面標示5點,圖片裡呈現白天的景致,那到底時鐘是顯示早上5點,還是下午5點呢?所以,我在仔細分析TOEIC的圖片題後,發現「時間」幾乎沒有列入答案中,因為要用單一的圖片來表達時間點,可謂難事一件。所以大家在看圖片時,請記得:只要想四大要素「人、事、地、物」即可。

問答題

1增加專注力:

TOEIC考試需要很高的專注力,而每個人提高專注力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靠外力,像是咖啡等等;有些則是在於個人的習慣。談到聽力考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問答題,試題本上面完全沒有答案,一切全憑聽力,不需要預覽答案以先發制人,也不需要解析圖片,所以用專注力,全心全力聽懂錄音帶最為重要。

以我個人來說,我會抬頭面朝放音設備,雙眼闔閉,讓耳朵可以專注傾聽放音的內容,然後作答;必要時,我還會將左手移到左耳旁,順著耳朵的弧度放在耳旁,擴大耳蝸的收音效果,這樣就能聽得更專心、也聽得更清楚,大家可以試試看。

長段訊息題(對話、廣播等)

1與時間賽跑:

TOEIC考試的本質,就是在跟時間賽跑,要懂得爭取時間的技巧。很多考生抱怨,聽力測驗時,作答尚未塗卡完畢,下一道題目還沒有時間瀏覽,錄音帶就已經開始放了,讓人手足無措。

在考聽力時,最好「先發制人」預先瀏覽下面的題目,但很多考生卻花太多時間在畫滿圈圈,以致無暇預覽題本裡面用文字寫好的問題與答案。我建議在作答時,只需要在圈圈上面先用簡單的「畫點」或「畫線」方式作註記即可,等到聽力部分全部考完後,再花一、兩分鐘回頭把圈圈塗滿。

面對連環式的題型,譬如聽一段對話或是廣播,然後回答試本裡的題目,千萬不要浪費時間把圈圈畫得完滿無缺,這是本末倒置;應該先在圈內做好小註記,趕快爭取時間預覽下面的題目,以預測即將聽到的內容,才是上上策。

1選擇「短篇」作答:

面對長篇文章,還有時間的壓力,很多人都會不知所措。慌亂是致命傷,為了減少慌亂,作答是有技巧的。試題文章有長有短,你可以先快速掃描所有文章,但是不用看內容,只要判斷每篇文章的長度即可;然後,先挑極短的文章處理,以減少慌亂。而且TOEIC閱讀的文章題有個特色,如果文章短,題目數量也會等比例減少,考生在應答時,會比較有信心。

2先讀文章前一兩句:

不妨先看文章開頭的一兩句,如果看不懂,趕快跳到下篇文章,以免慌張加上沮喪,讓自己手足無措。

這個方法的用意其實很簡單:

TOEIC的文章都不會非常長,而一篇文章的主旨通常在第一、二句,就大概可以猜得出來,如果這兩句你看不懂,不如先趕快跳到下篇文章,最後再回頭閱讀你先前看不懂的文章。

3順答:

TOEIC的文章閱讀題,題目順序跟文章內容的重點順序與聽力差不多,所以可先看題目,知道要問什麼問題,從文章裡面一題一題找答案。

舉例來說,如果題本上有3道問題,你可以把文章大致分成3等份,第一題的答案很可能就出現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題的答案很可能出現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以此類推。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月號(417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