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 2009-04-30 09:51 ]
 中東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在世界石化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中東國家正在利用得天獨厚的石化原料優勢,努力擺脫單純依賴石油生產和石油出口的經濟格局,一個蒸蒸日上的石化產業正在中東迅速崛起。

  儲量豐富的油氣資源

  海灣地區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遍及海灣沿岸的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卡達、伊拉克、伊朗等8個國家。海灣地區石油總探明儲量達895億噸,約佔全球探明儲量的65.7%。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儲量376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1/4以上,居世界第一,儲採比為87.5年。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朗的石油探明儲量分別為161、129、126和126億噸,儲採比分別為100年以上和70年。而盛產石油的海灣六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卡達已探明石油總儲量622億噸,佔海灣地區石油總儲量的70%。

  中東也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世界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46萬億立方米,其中中東為50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1/3左右。按目前開採速度推算,儲採比超過100年。伊朗天然氣探明儲量23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儲量15.7%。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為8.49、5.79和6.0萬億立方米,分別佔世界總儲量5.8%、4.0%和4.1%。到2010年,中東需求天然氣將達2700億立方米,商業化生產3400億立米。西歐、中歐和亞洲將是中東天然氣出口的主要市場。卡達LNG(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可望增加到3000萬噸/年。已向日本和南韓供應LNG600萬噸/年和480萬噸/年,2002年起將向印度供應LNG750萬噸/年。伊朗天然氣探明儲量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其儲量佔中東天然氣總儲量的58%。到2004年,國內天然氣需求將增加到每天5.3億立方米。到2006年,天然氣出口能力將達到每年115億立方米、2025年達到700億立方米。

  得天獨厚的廉價石化原料

  由於中東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從而可為乙烯生產提供廉價的乙烷原料。沙烏地阿拉伯擁有7套乙烯裝置,2000年產能565萬噸,五套採用全乙烷原料,一套採用乙烷/丙烷原料,一套採用石腦原料。中東以乙烷原料生產乙烯,成為世界上原料費用最低廉的地區。目前乙烷原料為0.7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37.5美元噸),其價格僅為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1/4左右。中東乙烯裝置以乙烷為原料,使其乙烯生產成本低達100美元/噸。亞太地區(如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印度)採用乙烷原料的乙烯生產成本為200~240美元/噸,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為250美元/噸。而美國採用石腦油為原料的生產成本為300美元/噸,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台灣省採用石腦油的乙烯生產成本為320~340美元/噸,南韓、日本石腦油裂解裝置乙烯生產成本為480~500美元/噸。我國石腦油裂解裝置乙烯生產成本高達530美元/噸。

  蒸蒸日上的石化工業

  以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為首的中東石化工業正在迅速崛起和發展。中東乙烯能力將由1993年395萬噸(佔世界5.4%)、1997年588萬噸(佔世界6.7%)增加到2002年980萬噸(佔世界9.0%)、至2001年,中東乙烯佔世界乙烯能力的份額將增加到10%,成為世界乙烯工業領先區域之一。海灣各國(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巴林、伊朗)的乙烯能力將由1999年530萬噸增加到2002年922萬噸,聚乙烯將相應由285萬噸增加到540萬噸,聚丙烯將由52萬噸增加到131萬噸,合成氨將由609萬噸增加到797萬噸,尿素將由734萬噸增加到906萬噸。

  沙烏地阿拉伯是中東地區石化工業發展最快的國家。2000年其石化工業主要產品產能分別為:乙烯565萬噸,甲醇375萬噸,MTBE(甲基叔丁基醚)270萬噸,乙二醇186萬噸,聚乙烯243萬噸,聚丙烯90萬噸,合成氨203萬噸,尿素261萬噸。沙烏地阿拉伯國有石化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石化產品總產能將由1999年2500萬噸、2000年2800萬噸增加到2001年3500萬噸、2010年4800萬噸。其石化產品產能的80%用於出口。

  2000年,SABIC投產了16套石化裝置,其中包括二套80萬噸/年、一套70萬噸/年乙烯裝置,增加聚乙烯產能112萬噸、聚丙烯產能58萬噸、苯乙烯產能50萬噸、乙二醇產能49.7萬噸。SABIC兩家子公司的乙烯聯合裝置能力已列入世界前十位排序:阿拉伯石化公司的朱拜勒乙烯聯合裝置乙烯產能225萬噸/年(排名第二),延布石化公司的延布乙烯聯合裝置乙烯產能160萬噸/年(排名第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乙烯能力已列入世界前十位乙烯生產商排名第六,聚乙烯能力已列入世界前十位排名之五。

  後十年內,SABIC在朱拜勒石化中心還將投資20億美元,再建設一個石化聯合企業,定於2004年完成,將包括80~10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及下游裝置。沙烏地阿拉伯發展石化工業的長遠目標是使其石化產品佔全球市場5%的份額。到2010年,聚酯能力將達到80萬噸/年。

  伊朗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石化發展規劃。預期在第三個五年計劃(2000~2005年)完成之時,石化產品生產能力將達到4000萬噸/年。預計2005年石化產品產值將由2000年16億美元上升到60億美元。到2005年,擬使其石化產品佔世界份額由現在0.5%上升到2%。

  伊朗四家公司擁有乙烯能力70萬噸/年,今後十年內將增加乙烯能力500萬噸/年。規劃在2002~2005年間建成6#~10#乙烯裝置,分別是:6#乙烯裝置52萬噸/年(2002年)、7#乙烯裝置110萬噸/年(2003年)、8#乙烯裝置110萬噸/年(2005年)、9#乙烯裝置110萬噸/年(2004年)、10#乙烯裝置132萬噸/年(2004年)。伊朗還將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165萬噸/年甲醇裝置,計劃全部用於出口。興建的30萬噸/年LLDPE、30萬噸/年PP和4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將於2003年投產。到2005年底,伊朗石化產品生產能力將增加兩倍,達到4000萬噸/年。

  卡達52萬噸/年乙烯裝置已經投產,另一套50萬噸/年裝置也將於2002年投產,阿聯酋60萬噸/年乙烯裝置,將於2002年竣工。阿聯酋阿布扎比正在建設第二套世界規模級45萬噸/年聚乙烯裝置。科威特已將65萬噸/年乙烯裝置擴增到80萬噸/年,聚乙烯能力由45萬噸/年擴增到65萬噸/年,乙二醇能力將由35萬噸/年擴增到40萬噸/年。2004年還將建設成第二套65萬噸/年乙烯裝置。

  埃及也擁有較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天然氣探明儲量達1億立方米。今後5~10年內,將出口天然氣生產量的約25%,至2008年,天然氣出口量可達3640萬立方米/天。同時將利用天然氣和石油發展石油化工,計劃在今後20年內興建總投資高達100億美元的大型石化項目,這些項目包括14個石化工廠,全部建成後可年產1500萬噸乙烯和30萬噸丙烯;第二座投資14億美元的石化廠將建在蘇伊士灣。埃及還首次在蘇伊士石化聯合企業利用UOP/海德羅公司甲醇制烯烴(MTO)技術,將從天然氣生產40萬噸/年聚乙烯和聚丙烯,定於2004年投產。

  預計中東乙烯能力將由2000年底900萬噸/年增加到2004年1550萬噸/年、2007年1800萬噸/年。2000~2002年間,主要石化產品的新增能力為:PE255萬噸、EG86萬噸、EDC(二氯乙烯)37萬噸、SM(苯乙烯單體)55萬噸、PP79萬噸。見表一。PP的出口率為40%,其他石化產品的出口率為70%~80%。主要出口地區為歐美和亞洲。中國從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年進口PE達到45萬噸。預計中東L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出口量將由2000年40.2萬噸增加到2003年124.4萬噸。中東地區各國面向新世紀的出口外向型石化發展戰略將為中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千載難逢的機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