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南韓的墓葬文化時,不得不提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支石墓」。支石墓是以兩三塊豎石上承一橫石條和以石板襯砌的石墓,是人類農耕文化開始時留下的巨石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全世界確認的支石墓共有六萬餘座,散佈於亞洲、歐洲、非洲等地,其中近一半在南韓。

【前言】
本文作者為董向榮,是位歷史學博士,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副研究員。長期從事韓國問題研究,著有《韓國起飛的外部動力》、《列國志—韓國》,發表與韓國政治、經濟、外交等相關的學術論文多篇。

禮俗

南韓春節

南韓春節是指農曆1月1日,是南韓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每逢春節,南韓人都會趕回家鄉祭祖。過年前,商店顧客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人們忙選購過年食品、禮物及祭祀食品。過年前一天,南韓全家族一起預備祭祀食品。過年當天,南韓人會悉心打扮,穿上色彩鮮豔的韓服去拜祭祖先。完成祭祀儀式後,大家會一起享用早餐,如年糕湯。農曆年早上吃年糕湯,表示又長一歲的意思。之後,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會祝福晚輩,並給予壓歲錢。過年一般最常玩的遊戲有尤茨遊戲、花(韓式橋牌)、棋盤遊戲、踢毽子、放風箏等。

婚喪嫁娶

家庭

或許是儒家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往,南韓家庭通常是三代甚至是四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大家庭被認為是一種福氣,因此都渴求多子多福。但伴隨經濟的發展,這種觀念逐步被打破。首先是生育率的下降。為發展經濟、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南韓自1960年代起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率明顯下降。至1980年代時,平均每對夫婦的孩子已減少到不足兩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00年南韓的總生育率僅為1.5,到2005年則下降至於1.1。雖然生育率下降是一種世界趨勢,但南韓下降速度之快令人震驚。這樣一來,南韓的人口增長率從2000年的0.8%下降至2005年的0.4%。7 有統計顯示,1980年南韓新生兒有87萬,到2005年已銳減至44萬。其次是大家庭的解體和核心家庭比重的上升。

就此,有社會學家分析指出,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銷聲匿跡,子女效用價值的減退和養育成本的高漲使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追求自我實現的價值取向使愈來愈多的人不願意在生育孩子上花費精力。同時,由於愈來愈多南韓女性更加積極參與社會經濟生活,育齡婦女處於事業與孩子的兩難之間,晚婚、晚育甚至是不生育的現象相當普遍,以致由小倆口組成的家庭所佔比例從1975年的5.0%急劇上升18.0%。這是南韓家庭結構的最顯著的變化。

受生育率下降的影響,有關分析預測,南韓的總人口高峰可能不會超過5,000萬人,之後就會出現下降。為應對新的形勢,南韓政府正力推行有效的社會政策,以提高生育率,至少不使其出現過快下降。為了解決重男輕女的思想,近年來南韓政府徹底改寫了有關家庭方面的法律,保證男女在繼承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時,對生育第二個或更多孩子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補助,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大婚之禮

婚禮在南韓被稱為「大禮」,可見對其重視程度。傳統的南韓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括納采、奠雁、洞房花燭、三日於歸等等,程式相當複雜。今天,儘管南韓人多是自由戀愛而結婚,不少人仍選擇用傳統婚禮來見證愛情到婚姻的昇華。當然,隨基督教在南韓的傳播,穿上潔白的婚紗走進教堂結婚是不少年輕人的選擇。   

影視作品為我們觀察南韓人的婚禮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特別是在電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節:在婚禮之前,新郎方面會派來一個獨特的代表團,領頭的人頭帶乾魷魚面具,背上背一個箱子,其他幾個人拿燈籠和其他物件,敲鑼打鼓地向新娘家進發,不時地嚷嚷「賣函」、「賣函」,愈走近新娘家叫得愈響亮,街坊鄰居都出來看熱鬧。早就翹首以待的新娘父母趕緊出來迎接。新郎家的代表並不急於進門,而要踏新娘家一張一張鋪好的紙幣進來,還要看心情如何。如果錢少或者節目過於單調,背箱子的人就會坐在地上,寸步不行,提高要價。新娘的父母只好應允,或者大夥一塊出來把他推進新娘家。推推搡搡,熱熱鬧鬧,場面很有意思,似乎為南韓婚禮所獨有。

喪葬文化

喪葬文化蘊藏一個民族對於生命的最原始的詮釋。南韓喪葬文化融入了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等不同的文化元素。按照南韓人傳統的生死觀,死亡就是一次回歸,是從生者的陽間回歸到出生前的陰間,葬禮也就是將死者送回到降生之地的儀式。葬禮大多在死者仙逝後3日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督教在南韓傳播很快,其信徒的喪葬禮儀多採取禮拜和彌撒的方式。南韓人大多實行土葬,相當講究講風水。不少人堅持認為,只有將墓地建在明堂吉地才能為子孫後代帶來福澤。仕途出現坎坷或在總統大選等重要活動臨近時,政客不惜通過遷移自己的祖墳,以期得到祖先的庇護。受南韓人喪葬文化的影響,墓地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可謂寸土寸金。

在談到南韓的墓葬文化時,不得不提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支石墓」。支石墓是以兩三塊豎石上承一橫石條和以石板襯砌的石墓,是人類農耕文化開始時留下的巨石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全世界確認的支石墓共有六萬餘座,散佈於亞洲、歐洲、非洲等地,其中近一半在南韓,特別是在江華、和順、高敞等地區。這些地區的支石墓無論是從密集度還是從形式的多樣性而言,都令其他地區所望塵莫及。2000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保存完整、風格獨特而將上述3個地區的支石墓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支石墓很少是單獨的,一般是若干個集中在一起,形成墓群。一般的墓群由十多個支石墓組成,大的墓群甚至包括上千個毗鄰而居的支石墓。在全羅北道高敞郡上甲的支石墓群綿延兩公里,包括四五百個支石墓。根據墓的結構差異,朝鮮半島的支石墓大致可以分為北方式(桌式)和南方式(棋盤式)兩種類型。北方式支石墓全部露出地面,由四塊扁長巨石立在地面圍成四方形石室,然後在石室上加蓋一塊大的上石。南方式支石墓的墓室部分埋在地下,要掘地建造,上石由墓室四周的石基或石柱(支石)支撐。南方式和北方式支石墓的分佈大致以漢江為界。

在使用巨大的岩石建造支石墓時,需要從岩壁上採集岩石並進行打磨。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農耕時代,這是一項很高的石工技術。將石頭搬運並準確地放在支石上,也是難度較大的土木技術。支石墓的上石一般重達數噸,大的上石有三十到四十噸,甚至有的重達一百噸。要搬運並安置如此沉重的上石,如今的大型起重機械都望而卻步,古人又是如何實現了的呢?據推測,支石墓的建造過程可能是這樣的:首先將採集來的支石按順序立在挖好的坑穴中,然後在支石周圍填土夯實成土丘狀,以圓木為支撐,將巨大的上石沿土丘的坡面通過繩子向上拉動或用槓桿向上撬動,準確放置在支石頂部後,將上石與支石之間的泥土挖掉,形成墓穴狀。這可見支石墓的建造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一定規模的群居人口為前提,並且有組織社會成員的能力。這種組織能力在以族長為中心的社會中才能實現,這也成為判斷支石墓主人身份的重要環節。從這個角度來說,支石墓不僅是古人墓葬文化的載體,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歷史研究價值不言而喻。

南韓人對歷史的珍惜無處不在。對於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支石墓,不僅在全國多地建有支石墓公園和相關的史前博物館,每年還舉行豐富多樣的活動,吸引民眾體驗支石墓文化。人們可以穿上豹紋裝,拉起繩子,撬動槓桿,親身參與建造支石墓過程的活動。

 

(本文轉載自董向榮新書《南韓—創造奇蹟》,由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臺灣商務總代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