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年關將近,沒時間、又沒太大預算改裝家裡的人,可以從檢視家裡的燈光問題著手,進行改造,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變出一個新家。
【文/盧怡安】
朋友住在台北金門街三、四十年的老公寓裡,少有裝潢。但臥室不開本來的吸頂燈,將一盞原本夾在桌邊的可彎檯燈,拉直後把燈泡直接面向天花板打光。
亮黃的燈光,經過天花板大面積的折射後,灑下的是暖黃、溫和的光暈,在充足挑高的老公寓裡,光線恣意流動,我們被籠罩在一種溫暖、放鬆的氣氛裡。
素面的、不平滑的白牆,在這柔和淡雅、不強烈直射的黃色燈光下,竟也很有味道的,顯現出古舊質感。
老公寓,突然變成懷舊溫馨的場景。
|
設計師劉同育也曾為一位香港籍客戶設計和室,將兩盞吊燈,特別拉長了垂至地板,裝上暈黃的燈泡。燈光從側邊漫開,親切的好像有人在一旁陪伴著,主人從此常在這空間流連。他說這裡的氣氛,就彷彿出國度假般的愜意優閒。
只是改變了燈光的方向和顏色,同樣的家,好像散發出完全不一樣的氣質了。
如同進攝影棚打上均勻的蘋果光,長相平凡的人也可以突然變得輪廓立體、氣質動人,燈光也能為你的家,平添魔力。就像是上列兩戶,不須大動土木,改用向上打的、接近使用者的燈具,就能有奇幻的效果。
專家精闢的看診
隨著年關將近,沒時間、又沒太大預算改裝家裡的人,可以從檢視家裡的燈光問題著手,進行改造,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變出一個新家。
常見的燈光問題,包括現在住家多將天花板包覆起來,再於天花板層裡裝嵌燈,燈光集中,乍看戲劇效果很好;但集中的光線,卻暗化了燈背面的天花板,感覺更低矮。
為奧運中心區擔任首席燈光設計師的大公設計主持設計師姚仁恭,就從來不覺得住家有裝嵌燈的必要。他說,很多人說燈光是魔術,似乎就要弄得很有戲劇張力,但其實最好的照明是均勻的、柔和的,自然到甚至看不出來有刻意設計,才是住宅最需要,能夠使人放鬆、感到自在的燈光。
改成間接照明,是製造出這種效果最好、最簡單的工具。
劉同育曾為屋主做了間接照明的擋板,身高一百七十公分的她,很擔心擋板做了會犧牲高度,讓她有壓迫感。結果,往上打光照亮天花板的效果,不但沒有她原來擔心的壓迫感,反而使來訪的朋友都說,你家是特別挑高的吧!讓她喜出望外。
經濟正確的秘技
特力和樂內湖店布置諮詢師林志誠則提到,常見到許多顧客光看燈的造型就衝動的買了,回家才發現亮度、裝置方式不適合家裡,其實應該考慮效果,先於造型。林志誠提醒,特力和樂有照明諮詢,從該買怎樣的燈泡,乃至到府建議全戶該裝什麼燈具,全都免費,過年前改裝,可以好好運用。
這一期,我們還提供了九項照明正確觀念,和幾項不需要動工的改造方式,希望過年時,你的家有讓人驚豔的不同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