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業如今愈來愈清楚環保的重要性,但做環保除了有助於企業形象還能拿來換錢,這可能就比較陌生了。

為了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所訂定的「京都議定書」,就設立這樣的交易機制,讓減少二氧化碳的企業有利可圖,提高誘因。

台鐵日前宣布將花費新台幣1.5億元,在台北車站西側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示範系統。完工後每年可為台鐵節省約1,000萬元電費,並減少69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台鐵只算到節省的電費,卻不知台鐵每年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若能拿到國際市場交易,按近日市場價格,每年還能為台鐵至少再賺進53萬元的收入。

台灣最大地主台糖近幾年積極在閒置農地植樹造林,規劃的造林面積達1.5萬公頃。據台糖估算,1.5萬公頃林地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為台糖帶來16億元收入。不過,前提是台糖必須有辦法將這批碳資產賣出去,否則16億元不過是筆紙上財富。那如何把廢氣變成黃金。

台灣碳排放交易推廣協會理事長邱彪指出,為了提供足夠的誘因讓企業積極響應「節能減排」,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設計出讓碳的排放量成為可以交易的有價商品,「用經濟手段來達成環保的目的」,就是相當聰明的作法。

「京都議定書」設定的減排目標是:議定書中「附件一」內的39個已開發國家,2008年至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平均減少5.2%。

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京都議定書」設計了排放交易(ET)、共同減量(JI)及清潔發展機制(CDM)三種模式。其中,能讓附件一內39個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進行碳交易的,正是CDM。

具台資背景的「全球碳資產(英國)有限公司」(GCC)執行長陳堯文表示,附件一39個國家的企業明年起,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達到標準,每多排放1公噸二氧化碳將被裁罰100歐元。企業本身如達不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也可透過交易市場,購買發展中國家因發展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能等),或提高能源使用率而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經認定後,也可算是符合承諾。

按9月20日全球最大碳交易所、歐盟碳排放交易所的價格,每1公噸二氧化碳的售價是16.6歐元。陳堯文說,隨著2008年腳步漸漸逼近,碳資產的價格只會愈來愈高。目前市場上預估,明年每公噸二氧化碳價格將會飆升到30歐元至50歐元。

鑑於在交易市場購買碳資產的代價遠低於罰款,因此明年起二氧化碳排放量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必將湧入各主要交易市場購買「碳資產」。CDM這項機制也提供經濟誘因,讓開發中國家願意參與溫室氣體減排—額外減排的可以拿出來賣。

因CDM是依附在聯合國下運作,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而無從參與,這也讓台灣企業與民眾因此對CDM相對較陌生。相反的,近年來將施政首要目標由經濟發展轉為「節能減排」的中國大陸,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就遙遙領先台灣。

2006年全球碳資產最大的賣家就是中國,占全球交易量的61%,排名第二的印度占12%。根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17日為止,光是經大陸官方核准的CDM項目已經達到737個。而積極搶攻大陸這塊市場的,幾乎清一色都是歐洲及日本企業。

陳堯文說,主要就是附件一中的39個國家都是歐洲各國及日本,美國尚未簽署京都協議。據統計,2008年至2012年,全球碳資產需求量約35.49億公噸,但供給僅19.36億公噸,缺口達16.13億公噸,這也是碳資產價格在市場上持續看漲的主因。

GCC公司是目前參與大陸CDM項目的外資中,唯一具台資背景的企業,目前在大陸參與的項目達十個。

GCC目前在大陸進行中的項目還包括數個小水電廠及六項水泥廠餘溫發電項目。受限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台灣企業要參與CDM並不容易。

但陳堯文指出,大陸台資企業,尤其是能源消耗較大的台商,同樣可以透過規劃一方面讓工廠符合大陸節能減排的要求,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能出售,這才是當今最「夯」的環保趨勢,將廢氣變黃金,讓企業既可善盡環保責任又能賺錢。

中國碳金融規模 達人民幣3,000億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大陸在加入「京都議定書」後,2008 年起也將承擔相應的二氧化碳減排責任,加上中共國家發改委在「十一五」規劃也擬定出節能減排的指標,市場預估,由此衍生的碳金融(carbon finance),包括:直接投融資、碳指標交易、銀行貸款等,規模達人民幣3,000億元,因而引起興業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積極搶進。

大陸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基於「京都議定書」所形成的減少溫室氣體框架,目前在歐洲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年交易規模約在600億歐元左右。

大陸在加入「京都議定書」後,可能衍生的相關金融業務也開始引起大陸金融業界的注意。

根據大陸「十一五」規劃,2006年至2010年期間在節能減排的投資總額約達人民幣6,000億元以上,若以50%的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計算,這塊市場大餅將有3,000億元的規模。

在興業銀行在2006年5月17日,與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簽署「能源效率融資項目(CHUEE)合作協議」(即「損失分擔協議」)後,興業銀行就成為大陸首家推出「能效貸款」商品的銀行。

根據該協議,IFC向興業銀行提供人民幣2億元的本金損失分擔,來支持最高可達4.6億元的貸款組合。興業銀行以IFC認定的節能、環保型企業和項目為基礎核發貸款,IFC則為貸款項目提供相關的技術援助和業績激勵,並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興業銀行公司部總經理李力勇表示,截至2007年8月底,興業銀行已完成授信審批的項目計有18項,總金額達2.77億元,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約55.5萬公噸,涵蓋的項目包括:水泥窯爐餘熱發電、煉油廠乙烯處理、生產線餘熱回收利用、高爐煤氣壓差發電等領域。

鑑於這項新業務商機可期,又有助於樹立銀行的公益形像,繼興業銀行之後,北京銀行今年6月1日也與IFC簽署能效貸款協議,浦東發展銀行與IFC的談判也基本完成。據傳,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與招商銀行也開始與IFC進行談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