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鄭秋美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能用一個空間解決就不要變成兩個空間,這,就是簡單。
微風梳髮的午後,姚仁祿先生的「大小創意齋」在綠意團繞之下,一派悠然,難以想像數步之遙就是極度繁忙的北市建國北路。門上大象一對,門把烏龜一尊,令初次來訪的賓客有些遲疑,這實在不像是一個辦公室。入得門內更是令人吃驚,室外明亮,室內寬敞,一眼就能「看穿」整個空間,有動線流暢的流理台和吧台,有現代感十足的投射式大鐘,還有氣質古樸卻有多重用途的老木箱。「當初租這個辦公環境,就是憑直覺!」在繁雜的生活當中,選擇越來越多,人們感到越來越無措,這時候「簡單」成為美好生活的法則。姚仁祿說「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可能性,所以要憑直覺!」憑直覺並不是不做判斷,而是綜合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在下決定的時刻,心裡所浮現的念頭就是直覺。
直覺是一種自信
「我做設計是這樣,寫文章也是一樣…」簡單法則第一條就是要「減少」、要「割捨」,可是要減少什麼、增加什麼,往往又會讓人陷入選擇的泥淖,姚仁祿直言「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選擇太多不知道該怎麼選,說穿了就是自信不足!」因為知道得太多,反而更沒有自信,老是覺得那個很好,這個也很棒,三心二意,什麼都想要,結果只是浪費時間、浪費空間、再加浪費資源。
簡單能賣 簡單有理
從設計者的角度,姚仁祿認為在未來「簡單」勢必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他舉出《簡單的法則》作者前田約翰應邀擔任飛利浦公司顧問的經驗,即使舉世知名的大型企業也開始投注大量的精神去研究「簡單」這兩個字該如何應用在組織管理、銷售策略和產品設計上!「我相信『簡單』正是工業化的大量給予之後,製造端(賣方)開始沈澱和過濾的一種法則」,姚仁祿一再強調,簡單就是簡化和單純。
以MP3播放器為例,造型簡潔的iPod上市之後,旋即成為MP3的名流,即使售價比同類商品高出許多,仍然成為時尚玩家的首選。站在使用端(買方)的角度,總是喜歡物超所值,但是所謂的旗艦型或者超值全配,不過是一種迷思!
「你以為買到賺到,其實當中有很多功能,我們從來就用不著!」姚仁祿笑著說,大部分的附加功能只是在販售的那一刻,讓消費者覺得「很划算」而已,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多要一點兒,抱持「反正是多給的,不要白不要!」的心態,比如時下幾乎人手一部的數位相機,除了拍照之外,通常還有很多功能,像是大頭貼、復古化……但是實際上會去使用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現在起,大聲說「我只要一個」,姚仁祿的建議就是要你確認自己最需求的功能,簡明又直接!
對於如何在居家或工作環境經營「簡單」,姚仁祿分成三個部分來審視:第一個是空間、第二個是物品、第三個是使用!
多隔多壅塞 少隔多自在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能用一個空間解決就不要變成兩個空間」,在姚仁祿的「大小創意齋」裡,除了洗手間以外,其他全部打成一個大空間,「除去家具的擺設,其實我什麼也沒做!」身為頂尖的設計工作者,姚仁祿觀察到很多人都喜歡「隔間」,要有廚房、工房、書房、還要客房,在仁祿眼中這些都是多餘的,反而會越切割越狹窄,越狹窄當然就越不舒服,何況做隔間的花費很驚人,單單是空調就得花不少錢。
「在同一個地方就可以做很多事!」就拿辦公室裡的一張長型辦公桌來說,所有同仁都可以在那裡開會、聊八卦,也可以享用餐點或接待賓客,「只要感覺舒服,那就對了。」工作人員顯然也對這樣的活動空間感覺到很自在。仁祿也針對居家空間提出建議「誰說家裡一定要有客廳、飯廳、這個廳、那個廳……各種廳,那些都是19世紀的舊觀念了,現代很多家庭越來越小,或者根本是一個人住,並不需要那麼多隔間,為什麼不打成一大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