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羽田直航是台灣與日本交流的大事。台北到東京的航程雖增加了半小時,但兩地市區交通時間節省不少,機票也比成田至桃園便宜。進出羽田與松山的旅客增多,機場的軟硬體設施與服務品質也得接受考驗。

     羽田與松山對飛只是羽田新闢國際航線之一,它與上海、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十幾個城市皆有直飛。為了迎接新時代,羽田機場早已擬定、執行擴建計劃,包括內設美術館的國內線第二航廈,新建五層樓高、總面積約十六萬平方公尺的國際航廈。後者採無障礙空間設計,外壁都是玻璃窗,空間、動線十分明亮。航廈四樓的「江戶小路」更具創舉,這條「小路」是由強調「草木國土悉皆成佛」的建築師中村義明設計。

     「江戶小路」有一個可展演日本傳統藝能的舞台,兩側是江戶時期街道的再現,三十三間經過挑選的商家,包括傳統和服老店、著名的福井眼鏡、銀座高人氣的御田屋(關東煮)進駐「路」上。遊客行走「小路」,所接觸的建築質材與工法都是日本風,例如屋瓦是淡路島生產的傳統瓦片,由歌舞伎演員中村勘三郎監修的歌舞伎小屋,從建物到看板文字都是中村座的縮影。「江戶小路」從羽田機場空間作整體與實體規劃,非以抽象概念呈現風格,而是藉強烈視覺效果讓遊客心領意會、觸手可及,即時傳達在地文化。

     松山羽田首航的第三天,我從東京搭機回台北,辦完手續等待登機的一個多小時,好整以暇地品嚐「江戶小路」。整條「小路」感覺就像江戶民俗街,川流不息的遊客由此體驗日本傳統文化,每家古風飲食店也大排長龍。在現代化的航廈裡,走過櫛比鱗次的商店,竟然仍有進入德川幕府時光隧道的幻覺,也彷彿置身繁花繽紛的浮世繪場景。熙往攘來的遊客中,有不少東京市民,他們專程從市區搭乘半小時的「京急電鐵」和「東京單軌電車」,來「江戶小路」逛街、購物兼用餐,也算「顛覆」機場的傳統功能了。

     當代的機場因飛航安全與運輸考量,挑高的建築設計與精密的空間結構,可謂集現代高科技之大成,更是建築設計大師發揮創意的超大型作品。國際常有機場飛安與管理評比,但光從它的造型圖像、空間環境與運輸管理系統,不容易看出是那一國家的機場,只能從廣告看板文字圖案稍稍窺知機場的可能所在地。台灣的桃園機場、松山機場藉由故宮文物、手工藝、表演藝術、地理景觀的平面圖案或燈箱設計,傳達台灣意象,然而這些圖像放在偌大的空間,變得扁平、單調而不易凸顯。桃園第二航廈曾經在高挑的空間擺了飲食攤、竹凳,加上幾張老照片,權充圓環小吃,卻未規劃與設計,小吃區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顯得極為寒酸。

     松山羽田直航「抬舉」了松山機場,相對羽田機場迎接新航線的所作所為,松山機場幾乎是以不變應萬變。這個位於台北市中心的老機場,曾因高鐵通車而使營運陷入低迷,機場定位、功能甚至存廢,皆廣受討論。馬政府定調作為國內與東亞城市直航的機場之後,重要性驟升。然而,做為一個現代機場,松山航站建築物與內部空間缺乏設計感,也未呈現台灣文化特色,軟硬體設備尤其簡陋,國內線與國際線在同一個大廳進行作業,顯得混亂、擁擠,從出入境到海關檢驗,既無電動走道,也沒有無障礙設施,連動線的指示標誌亦不清楚。一言以蔽之,幾乎是在機場設備不足、一切尚未就緒的情形下匆匆上路。

     照原定計畫,松山機場接下來要與首爾金浦機場對飛,雖然馬總統已指示民航局做好松山機場三期擴建計畫,但這個兩年前兩岸直航同時展開的擴建工程,二○一一年十月即可完工,改善的空間與幅度不大。機場代表國家門面,也是文化力的表徵,松山機場要落實小而美的航站文化,需要急起直追,做更大的改變。羽田機場「江戶小路」的設置,尤其值得借鏡。(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