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正進行「拉皮」,目前是航廈「黑暗期」,是否能在民國一百年底完成如入境長廊展示的光鮮模樣,考驗政府效能,也考驗國人耐心。 記者盧振昇/攝影 |
|
去年三月桃園機場推出台北市牛肉麵節網路票選第一名的紅牌牛肉麵,交通部長毛治國親自到機場試吃。 本報檔案照片 |
桃園機場的牛肉麵從去年起成為千夫所指對象,不起眼的一碗牛肉麵,卻與全台灣機場都有關連,因為賣牛肉麵的錢全進了「民航作業基金」,去養活十個以上的蚊子機場。桃園機場自己賺的錢不能用在自己的旅客身上,餐飲、手推車等服務品質遭到詬病就不令人意外。
民航作業基金由民航局主管運用,桃園機場去年「賺」了一百廿億元,上繳八十億元到民航作業基金,比例達六成六。這些錢透過民航局去養活十幾個國內機場,很多是使用率低的蚊子機場,桃園機場自己只能留下四十億元運用,勉強應付維持機場運作的費用。
香港、南韓 上繳比例低
反觀鄰近台灣的兩座主要機場,香港機場去年賺了約三百六十億元新台幣,上繳一百零五億元,比例約三成三。南韓仁川機場去年也賺了約三百億元新台幣,上繳不到五十億元,比例更低。
有錢好辦事是鐵律。一位桃園機場人員感嘆地說:「香港及南韓知道國家大門的重要,機場上繳費用比例低,每年機場自己有二百多億元作為服務旅客之用,更傾全國之力支援機場軟硬體建設與運作,這兩座機場在歷次國際機場評比中,能拔得頭籌並不意外。」
為什麼國外機場有那麼多錢可運用?關鍵是主政者的觀念正確,願意打理國家門面,也知道服務品質的重要性。
桃園機場每年為什麼要「賺」那麼多錢?「民航作業基金」與旅客又有什麼關連?為什麼機場牛肉麵那麼貴?都得從機場招商的規則來探討。
營業費、房租 貴得嚇人
廠商到桃園機場賣牛肉麵,先要競標「特許營業費」,也就是給航空站多少錢,給得錢多才能得標。目前餐飲廠商特許營業費採兩項計算方式,第一是抽成,每賣一百元牛肉麵,要繳六元到十六元不等的錢給航站。其次如果每個月沒有達到基本上繳金額,就算一個月不做生意,還是要繳足基本消費額,大約四十萬元,怎麼算,航站都不會賠。
再來是廠商房租,桃園機場租金每平方公尺一千二百六十元,換算每坪約四千三百元,高得嚇人。一廠商抱怨:「台北一○一大樓是全國的地標,房租每坪三千元已經很嚇人,桃園機場房租比台北一○一貴了一千三百多元,這些額外成本不轉嫁給旅客,怎麼做生意?」
這位廠商算盤撥一撥表示:「桃園機場牛肉麵從一百五十元到二百九十元都有,以平均每碗兩百廿元計算,特許營業費加額外支出的房租,一碗麵還沒有賣出去,就要付給桃園航空站六十六元。每次旅客抱怨餐飲貴,解釋給旅客聽,沒有人要相信,都認為是廠商在亂掰、賺取暴利。」
拉廣告吸金 慘賠形象
他拍胸脯說:「外界也許不相信,在機場賣餐飲,毛利才一成多一點。不過所有的餐飲廠商都有共識,只要航站不收或少收特許營業費及房租,餐飲馬上可以降價,回饋給旅客。畢竟旅客是衣食父母,沒有必要殺雞取卵。」
廠商苦水滿腹,航空站人員的壓力更大,桃園機場能不賺這些錢嗎?一位瞭解作業的人士透露:「民航作業基金不靠桃園機場支援就垮了。過去民航作業基金入不敷出,上級要桃園機場這隻金雞母多生金蛋,一開口就要五億元,到哪裡去找啊?」
想賺錢想瘋了,業務主管被逼的走投無路,腦筋動到廣告上面。桃園機場兩座航廈有一段時間充斥大量廣告,從屋頂垂下來的布條,電扶梯旁邊的牆壁上,還有好幾個超大型充氣行李箱。機場要上繳的錢賺到了,卻賠上整體形象。旅客大罵說,這是國家大門?還是百貨賣場?所有廣告等合約到期,靜悄悄地撤光了。
麵都管不好 應該汗顏
航空站要多賺五億元,廠商得賣多少碗牛肉麵?答案是七百五十七萬碗。一位民間公司主管說:「航站被民航局逼的拚命賺錢,把營利做為經營的目標,主政者完全忘記機場以客為尊、服務旅客為重大任務,旅客觀感怎麼會好?機場評比排名怎麼不落後?」
她說:「經常出國的人都知道,各國機場餐飲賣的貴是普遍的情形,但是品質及口味要顧好,價格高一點,在趕時間也沒有選擇的情形下,還是可以接受。桃園機場該管的是餐飲品質與種類,其次才是價格,一碗牛肉麵都管不好,主管機關應該汗顏。」
積習怎改? 全看主政者
五星級的晶華酒店進駐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時,有人質疑一碗兩百多元的牛肉麵會不會太貴?董事長潘思亮毫不猶豫地回應:「我賣的牛肉麵,肉經過特別挑選,湯頭由大廚耗費十幾個小時熬煮,品質絕對經得起考驗,而且機場的售價比台北本店低,歡迎旅客比較。」
過去桃園機場專注在賺錢,忽略了旅客服務,現在似乎到了賺錢與服務取得平衡點的關鍵。對廠商來說,機場特許營費及房租能不能降?關係著一碗牛肉麵的價錢能不能降?對航空站而言,上級主管能不能調整民航作業基金由桃園機場留用的比例?關係到桃園機場旅客服務品質能否提升?這些都考驗著主政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