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文/梁任瑋】

住有天有地的別墅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在發展成熟、分工細密的台灣房地產市場裡,很少有人有機會從挖地基到室內裝潢,全部一手包辦,蓋一棟屬於自己的別墅,而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辦到了。

黃慧珠
圖/趙文彬

 

依照需求

量身打造

 

黃慧珠的家位於內湖,12年前她因為換屋需求,看遍台北市各大精華地段的大樓、公寓,有一天因為親戚一句「與其為了地段屈就房子,不如在離市中心不遠的地方蓋一棟心目中喜歡的房子」,她和先生就決定買下這間老別墅改建。

當初買進時,由於屋況老舊,於是將建築物拆除,在90坪的土地重新規劃成五層樓、面積180坪的別墅。黃慧珠從來沒有蓋房子的經驗,靠著親戚是營造包商的人脈,自己申請建照、找建築師畫設計圖,自己監工,可說是吃盡苦頭,別人只花一年就可以交屋的別墅,她卻花了快兩年時間才完工。

由於這棟別墅是依家人的需求而量身打造,五層樓一共規劃了九個房間,包括孝親房、兩個小孩房、佣人房,其中主臥室就占據整個三樓,約20坪,可擺放兩張大雙人床。

為了讓婆婆不用爬樓梯,當年黃慧珠的先生花了六、七十萬元裝了一部日本進口室內電梯,即使到現在,速度還與一般辦公大樓電梯沒有兩樣,黃慧珠說,房子太大了,這個電梯是全家「使用率最高的家電」。

 

視野景觀

優美開闊

 

選擇內湖當做第一次換屋的地點,黃慧珠與先生是考量距離上班地點較近。

黃慧珠原本在IBM上班,辦公室一直都集中在東區,如今轉換到信義房屋,公司還是在信義計畫區內,可以大幅縮短通勤時間。

此外,氤氳郁鬱的內湖視野景觀極佳,站在黃慧珠家五樓的露台後方,就可看到白鷺鷥山,這也是當初吸引她買下這間房子的主因。

其實黃慧珠的購屋經驗非常極端,她在住進現在室內面積180坪的別墅前,她與先生、兩個小孩、婆婆與佣人等六人,竟然是住在室內面積只有20坪的公寓。

當時她剛結婚一年,住在新北投別墅區裡的一間20坪大公寓,她在第一次看了預售屋後,一種成家幸福的安定感油然而生,就與先生決定買下。

 

購買房產

強迫儲蓄

 

不過,隨著小孩陸續出生,加上又請了傭人,20坪的公寓只有兩間房,卻擠了四個大人、兩個小孩。

黃慧珠回憶,當時她和女兒睡主臥、婆婆睡第二間房間,為了不虧待傭人,給傭人睡和室,沒有房間可睡的老公與兒子,只好在客廳打地鋪,幾乎家裡所有空間都充分利用。

 

資產配置

押房地產

 

有了房子,就有賺錢的壓力與動力,黃慧珠與先生都從事業務工作,為了還房貸、換房子,卯足全勁衝事業,每次做案子都抱持不能輸的決心,不然就繳不出下一期的房貸。

由於全心投入工作,很快就有機會換到內湖的別墅,這個過程讓黃慧珠常對朋友說:「年輕人買房子,是強迫自己儲蓄最好的管道。」黃慧珠的理財行為較保守,她的資產配置幾乎都放在房地產,因此去年金融海嘯來襲,受傷並不重。

她認為,在台灣買房子的成本不高,若長期持有,換算下來每年負擔的金額並不重。不過,她購屋都是自用,因此首重上班交通便利性、生活環境安靜與室內採光通風要良好。

黃慧珠說,雖然內湖的家沒有很豪華的裝潢,但一磚一瓦都有家人甜蜜的回憶,至今她還記得,房屋剛完工時的那個喜悅與滿足,因為每個角落都有家人努力的痕跡,這就是她對家的定義與要求好房子的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