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萬那杜人民快樂的原因是什麼?包括一年之中的多數日子天氣良好,擁有樂園般的優美海岸線,獨一無二的雨林,以及國家不徵收所得稅。
另外,萬那杜土地肥沃,隨便種都可長出作物,人民雖然沒錢卻不會挨餓。而且,萬那杜人尊重土地,不破壞環境,更不會炒地皮,隨便找個地方搭起簡陋的房子,再窮也不愁沒地方住,當然不像西方國家需要背負高額房貸。
|
萬那杜人民樂天知命,不需昂貴餐桌餐具,席地就準備起社區聚餐。
(美聯社) |
萬那杜的就業機會很有限,就西方國家角度來看,平均所得一千六百美元實在是相當貧窮,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趨勢也已對部分小島構成威脅,迫使許多島民遷居其他小島。
萬那杜電信公司財務總監安妮卡‧帕里隆吉表示:「萬那杜不完美;它是第三世界國家。然而在萬那杜,即使沒錢也可以過得很快樂。在這裡,你可以種植食用的植物。如果有機會賺錢,人們也會把握,不過這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曾經住過萬那杜的「萬那杜英國之友協會」會長夏克雷表示,萬那杜人民絕大多數沒什麼積蓄,挨餓的人卻很少。他說:「無論再怎麼窮,萬那杜人絕對不會挨餓。土地非常肥沃,人們可以種植各種食用植物,或在原野中覓食。」
對土生土長的萬那杜人民來說,土地非常重要,而且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環節。人們尊重土地是萬那杜得以躍居舉世最快樂國度的關鍵之一。
萬那杜一九八○年脫離英國和法國獨立後,依法土地所有權將歸還給英法殖民前的原地主,但究竟誰是原地主,沒有人拿得出證據,也沒人能斷定。由於土地所有權完全無法釐清,因此難以買賣開發,讓萬那杜因禍得福。羅賓森表示:「這使土地不至於受到蹂躪。如果任何人都可以買地,萬那杜極可能不是今天的樣子。許多土地處於閒置的狀態。」
生活態度是另一個關鍵,當地民眾不用學習,天生就懂得「慢活」。帕里隆吉表示:「萬那杜人民的生活步調符合自然節奏,不像英國匆匆忙忙。他們使用多種不同語言,卻能和睦相處,彼此關係緊密。在萬那杜,生命非常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