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夏日
曾經一磚一瓦親手蓋建家園的人,總愛對下榻的旅店拿著放大鏡研究,從地磚、床單、漆彩等,連對外的窗子都有許多聯想……
將全世界的旅館地址定位在Google Earth衛星地圖上,電腦螢幕散射出耀眼光采,彷彿晴朗夜空裡閃爍的星辰,利用衛星尋找一座完美旅館的心情,好比架著高倍望遠鏡觀賞星星,因有著到不了的預感,對著天上的星球懷抱無限的幻想,對著定位到的旅館充滿著期許,旅館雖然抵達得了,然而卻永遠沒有一座是百分之百的理想,因此,旅人一直在路上,總是出發去旅行。
單純 吸引旅人歸返
當旅程的回憶被停格,旅館總在焦距的中心點,它最好不要太有家的氣息,出門旅行便是為了與平常脫軌,下榻的房間它可以些許妖嬈、華麗、胭脂味,但不能讓人想起家中等候的親人,最糟是遊子流露出鄉愁地感傷;處心積慮、面面俱到的旅館又太像監獄,尤其是大型的度假工業化飯店,備齊了早午餐、海陸空活動、從遊樂場到賭場應有盡有,總有被綁架了的不自由感;100%的完美旅館,就像是夢中的橄欖樹,原來愈是單純,愈是值得旅人一再歸返。
曾經一磚一瓦親手蓋建家園的人,總愛對下榻的旅店拿著放大鏡研究,顏色的對稱、地磚的尺寸、床單的質料、漆彩的均勻、裝飾物的品味、陽台的比例、水龍頭的高度……之外,還有,對外聯結的那一扇窗子,是用什麼方式框住了窗外的風景,而窗子又想給旅人什麼樣的風景?
在台北的旅店裡推開窗戶,我因為看得到101大樓而不感到寂寥;佛羅倫斯窄小旅社裡,陽台上的木櫺窗一推開,百花大教堂懸浮在眼前彷彿伸手可及,視線捨不得離開這座教堂,因而失眠了;在京都的夜裡,落地窗望出去的二條城,幽微的光線總讓我編織了好幾段幕府將軍故事;冬日洛桑的旅館大窗,圈住了一片日式禪靜庭園,清晨傳來潺潺流水聲,我以為這是春天的旅程。
客房服務 悄悄來去
如果說旅館最不像家,或者比家更來得舒適的細節,應該就是在於「客房服務Room Service」。近年來流行起旅館僕人,據說其中許多僕人因此成了股市最大得利者,因為他們服務的客人總有大亨,雖然我沒有內線消息也不是財主,還是不喜歡有人送茶送水的環伺在旁,最好的客房服務應該像是《白雪公主》裡的七矮人,總是悄悄的來去,換洗床單打掃做飯,彷彿在不知不覺當中,被仙女棒點亮了,如此高境界,曾經在布達佩斯葛雷欣宮體驗過,尤其是入夜前床鋪上提醒明日天氣的小紙卡,讓人感到窩心極了。
住旅館是為了吃早餐。尋常日子的早餐吃的是體能,只為了跟時間賽跑,而不用跟時間計較太多的旅人,早餐吃的是一份優閒愜意,客房服務的推車早餐雖浪漫總嫌有些草率,早餐室是我住進旅館最期待的角落,曾經撼動我心的早餐,是在葡萄牙馬德拉海島飯店裡的戶外餐桌,鋪上熨燙工整的潔白桌巾,並插上一朵半開放的花苞,當陽光徐徐移動,光線落在滾著晨露的花苞,像是初展笑顏的女子緩緩綻放,令人不禁屏息凝視,其巧心的布置,最是能讓旅人體會,時光慢慢在指尖流逝的律動。
沒有時間大量嗑書的人,最愛開玩笑說:「最好有一段監禁時光,便可在無人打擾、無後顧之憂下暢快閱讀」,很多旅館的主人聽到這樣的心聲,紛紛設立圖書室。我原以為這樣的功能不會在我身上發生作用,卻在阿爾卑斯山大雪紛飛的假期裡派上用場,傷風感冒只能窩在旅店中閱讀的我,終有書盡援絕時,還好擁有火舞壁爐的圖書室,裝飾著殖民風格動物骨骼吊燈,以及豐富收藏的地方誌、人文風采錄、山區導覽書、攝影風景等,讓不能出門的我在文字書海裡,擷取山區美景。
旅館 當地人文縮影
繁忙城市精品旅店、摩天大樓景觀樓房、海邊沙灘避暑山莊、幽靜空靈溫泉旅舍、高聳入天自然樹屋、風味酒莊歷史城堡、遼闊高山原始木屋……等等,一年至少有一百天在旅館過日子的我,認識一個陌生旅地,不是由手上的觀光小冊,而是從踏入旅館登記的那一煞那開始,無論上山下海、大城小鎮,不管設計如何花招百出,旅館它終究濃縮了一個地方的原汁原味,旅人們也從旅館主人的用心,親身體驗當地人文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