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橋、盧美杏
許多年輕人嚮往室內設計工作,趙東洲建議,除了專業的養成外,最最重要的仍是美學的涵養,「木工、水電等裝潢師傅有專業,但做出來美不美就要靠涵養」,前者除了在學校學習,還有經驗的累積,後者真的要天分和訓練,平日就要多多涉獵美的東西,因為美感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有了美感,再來談如何運用專業。看到好的作品,自己不妨想想看「如果是我,會怎麼做?」、「還有什麼可以改進或可學習之處?」初期先從模仿開始,接著再談創作。
即便有著豐富室內設計的經驗,趙東洲每年仍定期充電,充實相關經驗與專業,到國外吸收不同文化的內涵,「自己不進步,就不會有精采的案子出現」。
雖然生在科技時代,五年級生的趙東洲仍有很濃的傳統堅持。他認為,要做就做一個一流設計師。一個好的設計師不一定是一個畫家,但隨手下筆素描的工夫卻不能少。所以,趙東洲要求自己公司新進的助理必須定期交素描功課,訓練手下工夫。他自己出國旅遊,包包裡一定有一本隨身的速寫本,看到精彩、有感動的景色,坐下來花5到10分鐘畫下來,既是樂趣,也是很好的旅遊記錄。
前年他到法國普羅旺斯、Nime、巴黎等地旅遊時,畫了厚厚卅幾幅速寫,回國後無意間被客戶看到,紛紛向他索取,趙東洲為了保存原稿,只好印製了兩百多本送給客戶,「這是和客戶間,一種很有趣的交流。」他笑著說,還因此找到幾個同好呢!
趙東洲常勉勵年輕人,在這個扁平化的世界,競爭者絕對不只是同區同國的同業,而是來自世界的精英,就像許多人希望西進大陸發展,以為那裡遍地機會,卻沒想到,要在那裡做一個上得了檯面的設計師,就要和來自各國的精英競爭,因為大陸已經是一個各國搶進的市場,這可是在台灣想像不到的事。所以,強化專業,發展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是很重要的,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