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君╱台北報導】房屋產品琳瑯滿目,從預售屋、新成屋到中古屋,各有優缺點。預售屋賣相佳,建材設備新穎、頭期款分期付款吸引力誘人;新成屋眼見為憑,屋況新;中古屋價格相對低,社區管理及鄰居狀況可事先打聽。第一次買屋的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
![]() |
預售屋頭款低、貸款成數高等優勢,往往吸引消費者立即下定,但房屋單價高、鄰居素質及社區管理均未知,須負擔較大的風險。張界聰攝 |
謹慎評估
從價位來看,預售屋價格最高,但可採取分期付款,吸引不少預算有限或投資型購屋人青睞。永慶房屋協理黎保誠表示,一般預售屋繳款是以工程進度為依據,並非1個月1期,常出現1個月要繳2~3期款,甚至還有建案趕工,打亂購屋人財務規劃。
預售屋還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看不到實際的屋況,除了實際坪數、施工品質問題外,部分訴求景觀的預售案,購屋人在完工後才發現景觀視野不如預期。此外建商能否如期交屋?未來鄰居素質?都是購買預售屋的潛在風險。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專案主任徐佳馨表示,許多人會認為預售屋價格比中古屋「硬」,這是因為購屋人不擅於議價,其實只要先訂出可接受且不吃虧的議價目標,議價時運用「購買其他個案」、「未來增值空間不看好」、「室內使用坪數不足」、「隔間缺點」、「單價行情偏高」、「出入交通不便」等話術,就能逼迫建商降價。特別是某些餘屋過高或建案林立的區位,在競銷壓力下,議價空間自然就會變大。
餘屋區域較容易議價
相較於預售屋「看不到」,新成屋相對風險較少,但要特別注意施工品質,因為近3年原料成本持續上漲,部分建商為降低成本縮短工期,若興建速度過快,可能導致建物結構強度下降,為了避免潛在風險,建議提前觀察施工情況,最好選擇口碑良好的建商。
留意投資客賣瑕疵屋
黎保誠表示,「千金買厝殼、萬金買厝邊」房屋固然很重要,但是鄰居素質更重要,鄰居的狀態、職業、是否養狗,假如購買中古屋,就可事先打聽,但中古屋要小心購買到裝潢好的房屋,可能是投資客低價買進瑕疵屋,利用便宜的裝潢掩飾瑕疵。
黎保誠指出,這類房屋價位往往高於市價,且利用人頭戶買賣,即使日後發生問題,也找不到原屋主,曾經發生投資客裝潢時,更動室內格局,卻未更換管線,有水龍頭卻無排水孔的窘境。一般來說,只要發現全新裝潢的中古屋,且短期內曾過戶的房屋,90%的屋主都是投資客。
徐佳馨指出,不妨多留意託售期超過2個月以上的物件,此類屋主有時不耐久候,往往折價賣出的意願也會較高,雖然中古屋有價格優勢,不過屋齡老舊的中古屋常有漏水問題,必須預留更新管線的金額,相對需要花時間裝修。
中古屋由於屋況差異,同棟大樓不同標的價差甚至可達1~2成,議價時要持「三多一低」原則,即「多」收集周邊市場資料,「多」看多比較,對房屋本身裝潢、隔間、管理、屋齡等條件,在不傷買賣方和氣的狀況下 「多」批評,並以目前貸款成數「低」來砍價,就能創造議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