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琪

從小一路都念美術班,林尚賢只想著當藝術家,沒想過當建築設計師,考進實踐本來還拒絕上學,卻因為選擇「試著上課看看」反而越來越喜歡。

    設計工作 一試就愛

    實際上後來他自己也認為他不適合純粹的藝術創作,設計工作融合了創作與條件(業主)兩者,更符合自己的個性與工作方式。聽林尚賢講自己的故事,發現他的人生有很多抉擇促成他心境或是心態變化的轉折點,先是決定好好上學,啟發了他對於空間的熱情,另外就是美國的半年行。畢業後在事務所工作了五年,覺得很疲倦,恰巧有個在美國念金工的朋友準備畢業展的內容,便辭了工作去美國一方面幫忙,一方面也整理自己的心情

    在學校時林尚賢培養了做木工的技藝,協助朋友搭建展場對他來說並不難,只是朋友另外設計展場用的特殊造型磁磚,他竟然還學會一片一片燒磁磚,連帶拍攝作品概念的影像也是兩個人一起完成。這一去就是半年,他認為這對他的心境產生了一些影響,包括決定不回到事務所上班。

    他認為工作不管怎樣,無論是心靈上或是物理上,對他來講都是一種消耗,像是缺乏創作的空間得不到樂趣,性格裡有些創作慾有時候沒辦法在業主身上找到宣洩。有時候,他會走回實踐,看看現在學弟妹亂烘烘工作間的情形,回憶學生時代的熱情,從裡頭獲得一些新的靈感或是動力。有時候,假使時間允許,埋首於打造木工家具的工作中,他說「是一種治療。」全力投入一個勞動之中,可以讓自己暫時忘記複雜費心的工作,專心於單一的勞作。

    喜愛做家具並不只是他的一個興趣,看到市售家具,還會想想怎麼改會更漂亮更適合使用,所以他認為一個家除了空間外,舒適好用的家具也是另外一個重點。恰巧這次新生活運動的重點是低預算的改裝,他認為有些住家先天不良,只要調整基本的空間條件,根本不用做什麼裝修,有些很好用又好看的家具就足夠了。

    極簡風格 極度愛好者

    林尚賢學生時代極度喜愛極簡風格的設計,不管是工業產品或是建築,偏好「看起來很炫」的東西,結果被老師指為喜好太狹窄,應該多看看別的東西。他也照著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反而最後得到一種喜愛單純的風格。此外,他希望空間不僅僅只是具有生活功能,最好還能藉著光線的變化,讓房子看起來有層次感,所以燈光便不能太過直接跟死板,透過對光線的掌握與運用,使有些地方凸出有些角落較陰暗,才能製造出層次感,或許和美術班出身的他對於透視的重視有關係。 而且他對「觸感」特別地敏感,連看雜誌都會想要去觸摸照片中特殊質感的材料,使他的設計不但能用眼睛看,同樣能用皮膚去感覺。

    很多人去別人家會檢視「有沒有裝潢」,對他而言,裝潢並不是設計師真正要做工作。不同的使用者會替空間帶來不同的氣氛,設計師應當為業主提供好的空間。有時候設計師會帶進自己的風格在裡面,然而業主不一定滿意或適合設計師強烈的個人風格。真正好的設計是讓業主感到自在舒服,在空間中放入業主的個性,所以裝潢不裝潢根本不是居家空間舒適的指標,過多的裝潢只是不必要的負擔罷了。

    不同於屋內其他房間多半以要求多功能的方式呈現,林尚賢堅持臥房就是睡覺的地方,不需要有其他的作用,只要臥房主人專心睡覺就可以了。

    建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首先就是減低不必要的燈光,如果允許的話,林尚賢希望最好連梳妝台衣櫃都不要赤裸裸地暴露在臥房中。另外,每個人需要的臥室大小不一,不管大或小,設計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使睡覺的人有「安全感」,尤其是有些房間的隔間相對比較開放,會令人缺乏安全感,他都盡量努力克服,讓人能安穩的睡覺與休息。

    用心過活 豐富經驗

    當了設計師後,他覺得努力過生活,累積不同生活經驗,發現生活中的細節對他的工作最有幫助。因為本來居家設計就是生活的方式與態度,也就是找尋人與空間的和諧。假使一個設計師都不清楚怎樣的設計最貼近人心,根本不可能會有好的作品,因為居家設計絕對是生活體驗的最基礎的實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ren.chen 的頭像
    darren.chen

    兩個兒子的爸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