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歐陽駿(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發行人)】

屈指算來,我進入建築雜誌界,僅僅只差一個月就滿25年了;其間歷經《建築師》七年,《空間》六年,一直到現在的《台灣建築》近12年。

最佳住宅建築獎
元根「碧波飛」社區
設計者:元根建築工房
業主:元根建築工房

圖/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大約就在去年這個時候,我接到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陳聰亨建築師的一通電話,大意是想邀我們雜誌社一起舉辦一個住宅建築獎,他可以提供一筆經費。

經過溝通、籌劃、執行,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如今總算開了第一朵,外界反應頗佳。至於能否再結出豐碩的果實,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想來還有待持續主辦,才能收長期的效果。

民間力量覺醒,住宅建築一日千里...

儘管現在已有些建築獎項在學術界與專業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遠東建築獎」和「台灣建築獎」,但是,這些獎項較少關注在與一般民眾相關的住宅產品。

當然,住宅建築一向遭人詬病,也有著諸多的原因扼阻了進步。你可以說,它一直比不上公共建築或商辦大樓等其他建築。但話說回來,這難道不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得不到獎勵,自然也就很難激勵出更好的住宅作品。別的建築做得再好,其量畢竟是少數,就整個社會資金的投入來說,住宅建築其他產品來比,可說是天差地遠。

另就大環境來說,城市風貌的美醜也非常仰賴滿街可看到住宅水準來維繫。平常我們每天花很長的時間住在「家」這個建築物內,一旦踏出門,觸目所及又都是其他人的家--也是住宅建築,因此,我們如何可以故意忽視它們的存在?不去鼓勵它、提升它的品質?

經過這次評選,看得出近幾年來住宅建築其實大有進步,一股民間覺醒的力量正在提升,在台中、台南等地,我們都可以看得到;我也覺悟到,以往太過於忽略住宅作品的介紹,爾後我們可以加強報導的地方還真是不少。

業主熱情相挺,才能產生優質作品...

過去,我們的住宅設計很不幸的一向被二分為建築和室內設計兩個部分。房地產商品為了符合臥房數、衛浴數,硬是搞出了一個不好使用的平面,對於一些較講究的住戶,一交屋後就不得不重新裝修,浪費資源不算,更影響到建築物的結構和管線配置。

由於是那麼一個難以發揮創意的環境,使得較有想法的建築系學生,進入社會後,都選擇遠離房地產;至於一些優秀且具理想的建築師,也較少專攻住宅這一塊,轉而參與公共建築的競圖,其中的辛苦和無奈,外人也難以體會。

因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少出色的建築設計者,轉而朝室內設計發展。這除了利潤較好外,而且也擁有很大的控制權和發揮空間。這樣的因緣際會,促成了台灣室內設計水準的突飛猛進,在亞洲國家來說,可說是僅次於日本而已。

但回過頭來想,如果室內設計可以做得好,沒有理由建築設計就做不到。以往一般建設公司看得最重的,第一是銷售市場,另一個則是申請執照能否順利、快速。對於設計的好壞,甚至以對市場銷售貢獻多少來評定,因而造成一批商業住宅建築師只重視法規純熟、聽從業主、順應銷售公司的意見;平面規劃變得制式化,立面設計照抄即可。儘管銷售業務蒸蒸日上,實在令用心上進的同業氣餒、灰心。

但是,在社會進步下,消費者的見識也逐漸增加,再加上一旦景氣下滑,必須端出更好的產品來競爭。我們這個獎在這種時刻就顯得更有推動的意義。

另外,對於得獎的作品,同時頒給建築師及業主。我們瞭解到,在建築設計界,沒有好業主就很難產生優秀的作品,屬於商業建築的住宅類更是如此。

居住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建造適合居住的房子應是建築業的核心。《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舉辦這個獎,特別鼓勵兩種方向的產品。一是在台灣住宅建築設計與居住行為上根本性的思考;其次是對現況有前瞻性與突破性的貢獻。

我們希望透過「台灣住宅建築獎」的誕生,能夠肯定並鼓勵那些正在默默耕耘,卻對普羅大眾造福最深的建築師和業主們,從而導致台灣的整體居住環境品質能夠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