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鑑定證書是否可信﹖

鑽石淨度等級的訂定,在珠寶市場上始終是受人議論紛紛、爭論不斷的話題。美國JCK珠寶雜誌曾將五顆不同形狀的鑽石輪流送進加州的GTL(Gem Trade Lab.)、紐約市的IGI (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ion) 以及位於洛杉磯市的EGL (European Gemological Lab.) 進行等級的鑑定,然而不出所料的,其互相之間的鑑定結果的確有些差異。

  對珠寶業者來說,這樣的鑑定結果並不奇怪,尤其珠寶商普遍認為鑽石鑑定等級,出現些微的差異識稀鬆平常的事,不足以大驚小怪,但因為大部分的消費者相信,「鑑定所開立的鑑定報告,其所記載的所有內容不僅應該都受確實的,並且是永久的保證」,因此,仍然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鑑定證書所造成的衝擊

  20年前鑽石等級的被認定只停留在學理上,大多數的消費者幾乎不懂,甚至沒有聽過鑽石鑑定證書,因此,珠寶業者也都沒有在銷售時附帶或提及「它」。但是1970年末期,一陣陣的寶石熱卻改變了這景況,「鑽石鑑定證書」儼然成為珠寶商向顧客推銷鑽石時的最佳利器,在當時,因為購買鑽石是對抗物價上揚及投資保值的最佳安全工具。雖然投資熱只是一陣潮流,但是經過一段長期的推廣,使得鑑定證書又獲得新人類的信任,而珠寶商也樂於主動的在銷售鑽石時附上鑑定證書,因為這意味著「保證」。


鑑定專業快速的成長

  以往的社會型態,形成在購買鑽石時,只在乎它是否是「真的」,但是隨著消費者求知的慾望日漲,除了鑽石的真假之外,也在意他們所花的金錢,是否買進了實質的鑽石等級。

  一些世界知名的鑑定所指出,在過去的十年間他們的鑑定業務突飛猛進,尤其是高品質的鑽石,幾乎都會被送進鑑定所鑑定,隨著時勢所趨,現在即使小至0.5克拉的鑽石也會在鑑定所出現了。

  根據JCK珠寶雜誌表示,美國去年的鑑定數量至少呈三倍成長,他們因應激增的鑑定業務,增加了40-50位的鑑定師,IGI的鑑定業務在過去五年當中,每年都平均增加了15%~25%之間。


鑑定等級出現差異

  鑑定人員的專業素養是被肯定的,在鑑定所裡,一顆鑽石經由不同的鑑定師來鑑定,有可能出現差異極微的不同等級,但這並不代表那一位鑑定師的能力比較差或是較優良,通常鑑定所都會尊重每位鑑定師的鑑定結果,因為鑽石鑑定等級,本來就是一個主觀意識的表現,由於每位鑑定是都具備了獨立鑑定的專業能力,因此,他們之間的鑑定結果即使出現差異,也是非常細微的。

  為了要減少主觀意識的摻入,鑑定所都會派出多位鑑定師來鑑定同一顆鑽石。除此之外,儀器的精密、燈光的要求及鑑定過程的一致與比色時的標準性,都是要將鑑定所之間,有可能發生的差異降到最低,但是即使做好了所有的措施,仍然有少數的鑽石會出現差異的等級級數。例如:JCK雜誌社,將一顆0.84克拉、心型鑽石,在其腰圍處帶有微小落片狀槽的瑕疵,送進GIA、IGI和EGL鑑定,其淨度等即分別是VS1、VVS1、VVS2。對此GIA表示,他們是依照鑑定所所看到的瑕疵給予訂定出的級數,但IGI和EGL的鑑定師卻認為,這微小的瑕疵非常容易以拋光手法去除,因此等級也會因而提升至內部無暇,所以才訂定出VVS1的級數。

  當鑽石淨度等級愈低時,鑑定師的主觀意識就愈高,因此,一位鑑定所的執行長就曾說:「鑑定師在鑑定一顆淨度等級SI2的壓力就較  VVS1的壓力來得大,同樣的,顏色等級為K的鑽石也比顏色E來得不易決定。」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鑑定所都承認同一顆鑽石,在不同的鑑定所鑑定的顏色和淨度等級,都有可能產生一個等級的誤差,甚至也承認有可能產生二個等級的差別,尤其是當鑑定師一個月鑑定上千顆鑽石時,更易造一些微小的差異。


信任是最佳等級

  一位鑽石業者說:消費者會向我們購買鑽石:是因為他們相信我們,同時我們也會向消費者開列保證,我們告訴消費者「鑑定報告是主觀的,所以你有權利在三十天之內,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來退換鑽石或拿回所有的購買金額。」


鑑定等級與主觀性共存

  有些鑽石的顏色和淨度就位於上下兩個等級的邊緣,可以訂定高一級,也可以低一級,如VS1和VS2之間,這時鑑定師的主觀性就出現了,不過鑑定所面對這種情形,會請不同的鑑定師再次的鑑定或第三次的檢查,經由討論後,才會確定應給予的級數。


讓制度趨向於標準化

  世界各國的鑑定標準已趨向統一的,所以無論那一家鑑定所鑑定出來的鑽石級數都應是大同小異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買鑽石所附帶的鑑定報告書也應是值得參考的。通常鑽石鑑定首重在它的顏色、切割、淨度等,如果能在鑑定過程上在讓它更加完整,相信就會讓整份鑑定報告書更值得信賴。要做到此種情形,專業的珠寶鑑定所都會先檢驗這顆寶石的正確身份,若是鑽石,再確立它是否是天然的鑽石,進而檢查它有無任何人工處理,當一切證明都確立是天然鑽石時,才開始鑑定各個項目的級數,因為個人的主觀性容易產生,因此須由二位至三位鑑定師的共同檢查是必要的,如此一份客觀公正的鑽石鑑定報告書才能於焉產生。

  當鑑定所是不受業者或消費者左右,那麼這份鑽石定報告書就值得信賴了。


一位台灣業者的心聲

  有一位顧客到我的店裏,問了一些鑽飾的的價錢後,問我說:「他的某位親戚朋友,最近也買了一個鑽石戒指,根據店家附給他們的證書,上面記載的淨度等級跟顏色等級都和我買的差不多,為什麼他們買到的價錢卻比我買的價格還要便宜許多﹖」。

  其實,消費者在買鑽石時總是抱持著〝貨比三家不吃虧〞的心理,而〝殺價〞更是珠寶交易的特性。可是偏偏目前在市場上的諸多寶石之中,只有鑽石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國際參考價格的寶石。因此,消費者想要買一顆又廉價品質又高的鑽石,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可是,為什麼有人可以用便宜的價錢買到較高等級的鑽石﹖或是在價錢上打很大的折扣呢﹖

  其實,在坊間流傳著:有一些珠寶鑑定公司基於與珠寶業者之間的情誼,會開立不實的證書給珠寶業者。而業者在取得這不實的證書後,則以該證書上所記載的等級賣給消費者,或是以該等級的市場價格稍微打折後賣給消費者,消費者會以為買到了便宜的鑽石。事實上,消費者所付出的價錢,仍然高於該顆鑽石原本應有的合理價格。至於,打個八折或五折的價格問題,更是簡單。一位業者表示,只要我敢訂個嚇人的價錢,即使打三折也行。但是,以上這些方法不僅欺騙了消費者,對於整個珠寶界來說更是一大傷害。

  時代在改變,現在珠寶生意的方法也不像一、二十年前般,一邊做生意,還要一邊跟客人討論一些珠寶知識。現在,由於資訊流通的迅速,有些消費者,本身已經受過正統寶石學的教育,比起從未經專業訓練的傳統經業者,對於寶石的知識都有更佳的了解而且正確。

  因此,珠寶業者除了自我充實以外,都應能夠共同來推廣正確的珠寶知識,讓消費大眾能夠得到正確的資訊。這樣才不會有定價跟折數上的煩惱。至於,珠寶鑑定公司應公平、公正的開立證書,不要讓證書成為一張廢紙或是欺騙的道具。相信在網路盛行,資訊的開放下,造假等級的鑽石鑑定證書,也將會一一的現出原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